新聞延伸
衛生間何以成為“風險高地”
按照每天大約上廁所6~8次來算,每個人一生中大概有2~3年的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再加上洗澡的時間,那待在衛生間的時間就更久了。因為相對特別的環境和個人的生理原因,衛生間似乎成了家庭和公共場所的“風險高地”,堪稱猝死高發地。
那些發生在衛生間的猝死事件
除了今天本報報道的這起年輕女子在家中衛生間猝死的例子外,從以往媒體的公開報道看,衛生間也是急救人員最常“出入”的救援地點。
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2006年12月20日,著名相聲演員馬季上午上廁所時不幸猝死。急救中心人員趕到馬季在北京的家中,當時馬季在家中衛生間里的馬桶上坐著,病情已非常嚴重。當天10點左右,馬季經搶救無效身亡,死亡原因為心臟驟停。
此外,近兩年發生的衛生間猝死事件還有:
2015年4月,深圳一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碩士、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同年同月,沈陽28歲女子突然倒在電影院的衛生間里,沒有了呼吸和心跳。
2013年3月,安徽合肥一位近90歲的老大爺拿著收音機上公共廁所,沒過一會,頭便靠在隔板上不動了,急救人員趕到后,確認老人已經死亡。
2013年5月初,在浙江義烏打工的22歲曹小姐準備洗漱后去上班,十幾分鐘后,同事卻發現她穿著睡衣躺在廁所地上,已經呼吸、心跳全無。
專業人士眼中,廁所一直是緊急情況頻發的地方。心臟專家表示,用力屏氣排便時,腹壁肌和膈肌強烈收縮,使腹壓增高,血壓驟升可導致腦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嚴重的心律失常,兩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英國軍火展首度開辟軍事醫療展區 有真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