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就是冀南新區。
抓項目帶動快發展
去年新上超10億元項目21個,今年千萬元以上項目達210個,產業要素加快匯聚從邯鄲市區出發,沿雙向八車道的中華大街驅車南行,十幾分鐘就到了成(安)峰(峰礦區)公路,西行幾分鐘,就是冀南新區的產業核心區——馬頭經濟開發區。
新興際華、中邯硼業、中國恒天……創業大道兩側廠區林立,不乏“國字頭”。
走進邯鄲金獅棉機有限公司,足球場大小的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一臺約三米高的MY208-16軋花機剛剛下線。這家1951年建廠的企業,在這里煥發新生:設備脫胎換骨,可以生產軋花、剝絨等七大系列60多個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了四成,出口35-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棉花機械研發制造基地。”金獅棉機工作人員祝世剛說。
在冀南新區經濟發展局,一組項目統計數據格外搶眼:2013年,引進超10億元項目21個,簽約項目46個,總投資580億元,產業項目投資總量和增長率均居邯鄲市第一。目前已有中冶集團、中化集團、中煤科工等8家央企落戶,今年重點推進的千萬元以上項目210個,總投資2140.8億元。
創業伊始,冀南新區如何引來如此多的項目?
“新區發展的核心抓手就是抓投資、上項目,我們連續實施了重點項目征遷、百日攻堅等戰役,建立了點對點、產業鏈、市場等‘六位一體’招商體系,全方位擴大開放。”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磁縣縣委書記李德進介紹,領導干部工作成效直接與項目建設掛鉤,并推出項目招商、落地、投產分步獎勵,項目業績獎懲長期掛鉤等一系列創新機制,推動重點項目集聚式增長。
像金獅棉機一樣,一批具有戰略支撐能力的產業項目在這里集聚——新興際華集團投資69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雙金屬復合管和高端無縫鋼管項目,打造全球最大的特種管材制造基地;中國恒天集團投資21.4億元建設特種纖維設備和纖維材料基地,年底投產;中邯硼業投資30億元建設硼穩定同位素產業化生產項目,年底完成一期工程……
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技含量高成為項目一大特點。目前,冀南新區已有煤化工中試基地、國家良種創制基地、中邯硼業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基地入駐,其中,煤化工行業擁有的高新技術成果達100多項,產品附加值可達20倍以上。
“無論是金獅棉機、煤化工這樣的傳統產業升級項目,還是中邯硼業這樣的新興產業項目,對邯鄲培育先進裝備制造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都具有戰略意義。”市委書記高宏志說,
以大項目支撐大發展,以重點突破活躍全局,冀南新區正在成為全市加速轉型、加速發展的新引擎。
產業化互動城鎮化
產業園區和小城鎮融合發展,以城促產、產城互動,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
站在冀南新區總體規劃模型前,五彩繽紛的燈光和模擬沙盤清晰展示出,這不是幾個工業園區,或是幾個小城鎮的簡單組合,而是按照產業、城鎮、生態融合發展理念打造的現代化新區。
從馬頭經濟開發區創業大道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出發,10多分鐘車程就可到達磁縣縣城西部的溢泉湖,這里波光瀲滟,一派靜謐的田園風光。這座庫容1.5億立方米、水面面積20多平方公里的滏陽河干流水庫,去年10月結束長達30年的網箱養魚史,整體開發提上日程。
“正在面向世界招標,現在報名的有國外8家、國內15家公司。”冀南新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工作人員周鵬濤介紹,總投資25億元的溢泉湖·世界海文化旅游項目已經啟動,建設南水北調、滏陽河、牤牛河兩岸生態景觀帶,恢復漳河林場、漳河濕地等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也在加緊進行。
綠色、田園、生態的總體構架下,一個個產業園區和小城鎮點綴其中。
在馬頭經濟開發區,沿成峰公路規劃了“一線八點”小城鎮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成峰公路與和諧路口西南角,是總投資6.5億元的萊茵堡小區項目;中華大街與成峰公路交叉口,總投資33億元的星河灣小鎮項目正在主體施工。一期占地4000畝的冀南綠色產業新城,二期約7000畝,三期約6000畝,醫院、學校、酒店等一應俱全,最終將形成一個現代化城鎮。
小城鎮毗鄰產業園區,實現互動發展。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的邯鄲節能環保產業園,“三橫四縱”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天然氣供氣站正在建設。在臺灣產業園,紫海芳庭、法藍瓷等6個臺資項目已經入駐,優頻耐磨材料、清展科技、臺灣民俗文化村正在規劃設計。
冀南新區還放眼區外,與京津共建產學研園區,邯鄲滏淼科技創業園將與北京中關村合建邯鄲中關村科技園,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同時,在渤海新區建設冀南工業園,在冀南新區建設臨港產業園、石化產業裝備制造基地、物流倉儲中轉基地,陸港合作拓展發展空間。
目前,冀南新區已經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重點發展的5個節能環保產業園區之一,臺灣產業園規劃已上報省政府……
“通過聚集人口、產業,以城促產,產城互動,形成馬頭、磁縣縣城、漳河園區的多點支撐,推動產業積聚、集群發展。”市長回建說,發揮城鎮化內生力量,冀南新區將與我市主城區、東區形成功能、特色上的互補,加快全市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融合發展的步伐。
新機制搭建新平臺
基礎設施、產業、城鎮化、民生、體制改革協同推進,創新機制、創優環境
今年下半年,邯(鄲)黃(驊港)鐵路將竣工通車,我國又一條亞歐大陸橋通道由此貫通。處于中原經濟區規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重疊區的邯鄲,
四省通衢的優勢更加凸顯。
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四省交界區域現代物流樞紐、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等經濟區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門戶、現代山水田園生態新區的冀南新區,承載了邯鄲以及冀中南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
支持邯鄲冀南新區建設,打造區域經濟增長點,寫入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
我市出臺支持新區發展15條意見,市級管理權限全面下放新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連續兩個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到新區現場辦公。
以創優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冀南新區推出一系列創新機制。成立冀南新區開發建設攻堅戰總指揮部,項目建設及馬頭突破、基礎設施、城鎮化及小城鎮、創優環境、財政金融土地要素服務保障、邯鄲節能環保產業園等6個分指揮部,各分指揮部享有綜合指揮、協調調度、考核評價等權力,實行“領導+項目管家”分包責任制,一個項目、一名分包責任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套項目推進班子、一套考核辦法、一包到底,責權統一,扁平化管理,激發活力。
在冀南新區重點項目調度中心,大屏幕可以隨時調看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調度中心負責人介紹,每周都要采集項目現場圖景,去年以來已經進行了18次集中調度,部分項目業主受邀參加調度會,談困難、講問題,并為項目服務部門打分評比,倒逼項目建設加快進度。
總投資330億元的卓達新型材料科技產業園,從考察到簽約僅用了10天,一期投資30億元的新材料項目簽約當天實現開工,7天完成20萬土方倒運,18天完成35萬平方米廠房基礎,今年7月將投產,創出新區項目落地速度之最。
今年,冀南新區推出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十大產業項目、十大城鎮化項目、十大民生工程、十大體制改革工程,搭建全面發展平臺。估算總投資33.1億元的“六路兩橋一口一網”基礎設施工程,將使各園區快速路貫通,并形成區域內到高速公路、主城區、高鐵車站、機場、物流港15分鐘交通圈。
“冀南新區平臺效應已經顯現,具備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條件。”李德進充滿信心地說,抓住項目集聚、園區提升、新城突破、功能完善、生態再造、民生保障六大任務,乘勢而為、加速發展,力爭今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40億元,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9億元,打造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