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保障用鹽安全?
依法治鹽、嚴格監管,配套機制必須跟上
“安全怎么保證?”
保定市民臧女士對經營權放開后食鹽的安全有更多擔心。她擔心,市場競爭讓利潤變薄后,一些不良廠家如果為了降低成本而摻雜使假的話,那就因小失大了。
臧女士的擔心不是個例。今年5月,騰訊網發起的“是否支持取消鹽業專營”的投票中,支持和反對的投票數比例是12427∶37134。人們反對的主要理由,是老百姓直觀感受食鹽并不貴,即便取消專營,1年也省不了幾個錢,而一旦放開,在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很不完善的情況下,食鹽的安全性就更令人擔憂。
這種對安全的擔憂絕不是杞人憂天。記者在網上檢索后發現,最近兩個月就有多起“假鹽事件”。比如,“山西太原城郊舊庫房內查獲30余噸假鹽”,“鄭州打掉最大假鹽制造窩點,夠1萬人吃1年”,“廣州警方打掉假鹽窩點”。在國家專營的情況下,售賣假鹽的情況還如此多發,難怪消費者會擔心食鹽的安全問題。
“取消食鹽專營,不等于政府放開監管,相反,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北國超市負責人認為,商家是守護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他們會在采購中嚴格依據相關質檢報告,因此,監管部門把關嚴不嚴顯得尤為重要。
新的市場主體誕生,必然要有與之匹配的監管機制。崔巍認為,破除食鹽行政壟斷只是改革之始,鹽業監管的配套機制應迅速跟上,“無論是保證食用安全,還是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依法治鹽、嚴格監管都是必須的。”
[河北新聞]11月21日,石家莊一位寶馬車車主發現愛車倒車鏡被人摘走一個,對方還留條寫下電話和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