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金色的墓地》主線寫的是改革開放,附線寫的是抗戰,它既是一部農村現實題材小說,又是一部準抗戰小說。一方面,作者通過現實中的人物來講歷史,又通過歷史來影響現實中的人物,暗含了歷史上的這種可貴精神怎么延續的問題。另一方面,作者在敘寫改革開放的現實生活時,又集中在幾個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上,通過人物愛情來展示改革開放和現實生活,這樣的結構不僅很有特點,而且很值得寫。
關仁山談到,在眾多獻禮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作品中,《金色的墓地》是與眾不同的一部。作者以太行山革命老區的一個小山村為視角,通過對一個由祖孫三代四個不同姓氏組合起來的大家庭的描寫,熱情謳歌了老一代抗日英雄為民族解放事業所做出的歷史貢獻,同時也展示了他們的后代以抗戰精神投身改革開放、建設革命老區的艱苦歷程。宏大的背景設置,樸實的語言藝術,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彰顯了作家楊志科深厚的創作功底和對現實題材的深度體驗。
張陵的關注點是作者對生活的體驗。他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習近平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全體文藝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建立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當中,這是一個中心理念,你想怎么去代替它都代替不了。就這部作品來講,看得出來,作家楊志科深入生活是成功的,不然的話也寫不出這么好的作品。作品立意非常好,生活氣息非常濃厚,就農村題材小說來說,能寫到這樣一個程度,應當說是一個突破。
發言中,與會者在肯定和贊賞《金色的墓地》的同時,也指出了作品的不足和有待提高之處。
據悉,《金色的墓地》作者楊志科生于1948年,河北邯鄲人,邯鄲市人大原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邯鄲市作家協會顧問。著有長篇小說《金色的墓地》、《信訪局長》、《都市里的新居民》、《大雁歸巢》,長篇文化專著《十招教你調控個性》,短篇小說《救命魚》,散文《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