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練地將手里的面團抻長、下鍋,身后的大鍋菜飄著香氣……董學飛面色紅潤,一臉笑意地招呼著等待吃飯的游客。就在一年前,家住河北磁縣陶泉鄉西韓溝村的董學飛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磁縣承辦邯鄲市第五屆旅發大會,開始修建全長47.7公里的慈興旅游大道,他家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蜿蜒盤旋的山路像銀色的綢帶,縱橫交錯,構成了磁縣西部山區的血脈和骨架,繪就著山區的新藍圖。通訊員閆洪圖 攝
2019年以來,磁縣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夯實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城鄉路網基礎。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條110余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937.6公里,路網密度提升至1.36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了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公路網絡。
道路為先,筑牢縣域發展“骨架支撐”
慈興旅游大道打通了磁縣縣城到西部山區的交通屏障,形成了一條美麗的“磁縣天路”。圖為慈興旅游大道上的“網紅”打卡地——險峰渡槽。通訊員劉佳琪 攝
磁縣古稱磁州,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屬太行山東麓,東部為山前沖積平原,隨著近年來的行政區劃調整,縣域內平原面積逐漸縮小,山區、丘陵占據了全縣約85%的面積,全縣近半人口生活于此,出行難問題突出。
2019年,磁縣以承辦邯鄲市第五屆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舉全縣之力推進縣域路網建設,主動克服資金、技術、設備等諸多難題,8個月時間完成投資8億余元,新建、改建縣域干線道路8條110余公里,綠化提升道路7條126公里,極大地改善了山區通行條件。
誼英隧道提前18天貫通。通訊員劉佳琪 攝
位于磁縣陶泉鄉花駝村的天保寨景區,是一座藏于太行深處的自然秘境,更是當地國有企業申家莊煤礦轉型發展二次創業、綠色創業的主戰場,自2017年開工建設以來,先后投資3億元重金打造,如今初具雛形,但崎嶇難行的山路成為了“攔路虎”。“景區最近的一條出山路需要近兩個小時,不僅路面坑洼不平,還狹窄難行,根本無法通行大型旅游客車。”河北申美旅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海說。
急企業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磁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謀劃實施了縣城到西部山區天保寨的慈興旅游大道,該道路全長47.7公里,途經7個鄉鎮、25個村莊,多數在交通不便的山丘地區施工。道路通,百業興,家門口要修旅游大道的消息傳出,沿線廣大群眾歡呼鼓舞,鼎力支持。兩千多名干部群眾奮戰在施工一線,僅5個月時間便實現了全線貫通,其中施工難度最大的誼英隧道提前18天貫通。
生態為魂,打造路景合一“太行天路”
慈興旅游大道打通了磁縣縣城到西部山區的交通屏障,貫穿了7個鄉鎮20余個村莊,將沿途的旅游景點、歷史遺跡、傳統村落串點成線,形成了一條美麗的“磁縣天路”。通訊員劉佳琪 攝
在“四好農村路”道路建設上,磁縣堅持“優化設計、舊路利用、占補平衡”原則,在施工過程中,隨坡就勢、減少填方,把“四好農村路”與荒山綠化、山體保護、廢棄礦山整治等工作相結合,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堅持“每一條路都是風景”的理念,磁縣將沿途旅游景點、歷史遺跡、傳統村落串點成線,突出路景合一、景隨路移,綠化沿線荒山、荒坡達300萬平方米,打造道路節點15處,實現了公路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有效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聚集、帶動和發展。
同時,在“四好農村路”的建設過程中,注重加強旅游設施配套,慈興旅游大道設置有水魚崗、險峰渡槽2處驛站,呈現出“無處不美景、無處不宜游”的新景象,成為當地版“太行天路”。今年國慶長假期間,磁縣接待游客18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3億元。
富民為本,提升鄉村振興“造血功能”
與南水北調中線同向平行,連接經濟開發區、北朝墓群、溢泉湖旅游片區的磁西公路縱貫南北。通訊員閆洪圖 攝
要想富,先修路。大力建設農村公路,最終目的是讓人流、物流在城鄉之間高效運轉,既要能給廣大農村地區“輸血”,更要讓這些區域實現“造血”功能。
磁縣堅持把城鄉路網建設,緊密結合全域旅游、精準脫貧、山區振興等中心工作,每一條新建、改建道路過村口、進田間、通園區、到基地,110余公里“四好農村路”全面激活了沿線鄉村的經濟發展潛力,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強勁發展。
西部山區的核桃、花椒、粉條等農副產品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市場;蒲公英種植基地、脫毒紅薯種植基地、雙孢菇種植基地、艾草產業基地和天保寨扶貧示范區形成的“四基地一示范區”,讓西部山區497戶貧困戶直接受益;慈興旅游大道沿線43個村莊大力發展民宿、采摘、農家樂餐飲等業態,實現了“就地打工、就地創業、就地致富”的可喜局面。
“試營業期間,我這里每天都能創造近2000元左右的利潤!這筆投資投對了。”太行孔雀谷景區負責人張鵬興奮地說,隨著慈興旅游大道修通,他看到了商機,沿路投資建設了孔雀養殖基地,與生態旅游有機結合,搞起了生態觀光旅游項目,如今越來越多的顧客光顧,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