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漳縣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大力改善城市環境、優化公共秩序、提升服務水平——
吹拂幸福之風 彰顯文明和諧
日前,臨漳縣交管大隊開展文明交通進校園活動,走進校園為學生們講解交通文明知識。圖為交警在教學生們交通指揮手勢。 通訊員王洪超攝
走在臨漳的大街小巷,路面越來越干凈整潔,環境越來越優美舒適,交通越來越井然有序……古鄴大地,處處吹拂著幸福之風,時時彰顯著文明和諧。
在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中,臨漳縣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不斷完善創城機制、保持常態長效、增強工作實效,通過“全員創建、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常態創建”,大力改善城市環境、優化公共秩序、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全縣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市秩序井然,社會風氣文明和諧,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關心群眾衣食住行,提升城市“幸福指數”
停車難、停車亂、管理難的問題,已成為城市管理、民生關注的大難題。
今年3月份以來,臨漳著力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在縣城車輛密集地段的沿街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場、超市等,通過拆墻透綠和現有地塊改造,規劃建設19個綠蔭停車場,新增停車位5000余個、非機動車位1000余個。
現在,墻拆了,綠透了——縣郵政局、交通運輸局、河務局、稅務局等19個沿街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新鄴市場1處空地已完成了停車設施改造,大大緩解了老百姓的出行難題。
同時,為方便群眾,實施拆墻透綠停車場改造的單位設置了群眾公共飲水點,采取了公廁對外免費開放等便民措施,將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始終是臨漳創城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該縣突出抓好關乎群眾衣食住行的民生工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數”,給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
近年來,全縣改造提升建安路、永陽路、朱雀大道、臨鄴大道、金鳳大街等主要街道,修建“十園五館”等公共文化項目,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截至目前,全縣共硬化街巷680萬余平方米,新增游園和活動廣場1800余個,造林2.8萬余畝,改廁4.18萬座;補栽公園、游園、廣場喬灌木20萬余株,草坪10萬余平方米。
同時,啟動了西北角村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860套回遷住房,改善老城區居住條件;完成238套公租房建設,滿足困難群眾住房需求。開通城區免費公交專線,新建標準化公交站臺,方便群眾日常出行。新建、改建標準化公廁26座,增設指示牌100余個,規劃建設標準化集貿市場2個,便捷群眾生活需求。集中拆除城區違建57處,規范牌匾1830處,清理違規棚亭1450處,提升群眾居住環境滿意度。
辛勤付出換來豐碩成果,該縣獲評“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河北省潔凈城市”等。
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凝聚創建“最大公約數”
全民參與齊奉獻,全民共享新生活。
臨漳縣以各類創建活動為載體,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發揮創建主體作用,凝聚創建“最大公約數”。
縣城盛世陽光小區內道路整潔、綠樹成蔭,車輛有序停放,統一修剪了綠化帶植物,鐵藝重新粉刷噴漆,還更換了分類垃圾桶。
“小區環境好了,咱居民的素質也要跟得上。”臨漳縣銅雀社區居民白福慶說,“創城不光是黨委、政府的事,咱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自己的家園。”
每周六是臨漳的固定志愿服務日。在名仕達小區,臨漳縣衛健局志愿服務隊舉辦“文明創建夜課堂”,通過文明知識宣講、發放宣傳單、免費體檢義診等活動,為文明小區創建增色添彩。在各個小區、各個路口、各條街道,100余支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引導、環境衛生整治、停車秩序規范、樓體墻面粉刷、小區道路修整、公益廣告設置、文明知識宣講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該縣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機制,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緊密結合部門職能,注重整體謀劃組織,重點開展了“走千家、訪萬戶”、小區(家屬院)幫扶、交通秩序維護、環境衛生清掃等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全縣注冊志愿者近9萬人,累計開展活動1.6萬余次,受益群眾15萬余人。
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抹抹暖心的志愿紅,激發了“全民創建、全員參與”的蓬勃激情。
群眾是創建的主體。該縣教育引導市民增強文明意識、提升文明素養、養成文明習慣,注重發揮法治在城市治理、解決頑癥難題中的作用,有效提升市民素質,推進創建工作開展。
積極倡導群眾遵循“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同時加大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以及亂穿馬路等交通陋習的教育處罰力度;常態化開展非法廣告整治行動,發動城鄉群眾累計清理小廣告2萬余處;增加清掃、轉運頻次,垃圾日產日清,城鄉垃圾處理實現一體化全覆蓋目標。(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 通訊員呂健、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