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公開捐款情況。韓毅攝
為了建學校 村支書借了80萬
“以前回到老家的時候,看到村民騎著電車接送孩子,孩子在后面凍的小臉通紅,我就心里難受,后來我就想籌建一所小學,讓孩子不再受罪,這也是我回來當支書的最大動力。”提到為何建這所小學的時候,李口村村支書李希朝解釋道。李希朝原來在邯鄲市汽車運輸二公司工作,退休之后長期在廣州看孫子,不定期回到村里住上一段,本來應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他卻在河南疃相關鎮領導和村民的邀請之下回到村里組織工作,2015年6月13日,正式當選為李口村村支書。
李口村村委會成員。韓毅攝
“咱們農村人的家庭條件有限,大部分只能騎著電車接送孩子,遇到雨雪天氣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受罪,家里還必須有一個人專門接送孩子,家長一天就得跑4趟,確實挺麻煩的”村民王女士告訴記者。
2002年在實施農村校園合并教育政策的時候,李口村的小學被合并,村里的孩子只能去鄰村駱莊、朱口村等學校上學,在李希朝提出想要在本村籌建一所小學的建議之后,得到了村干部的全體同意,2015年10月份,在村黨支部成員、村民代表和黨員的一致同意,開始了籌建學校的相關事宜。2015年12月,得到了曲周縣教育局的批準,教育局負責教學樓建設和配備教育設施,村里負責征地和校園圍墻建設。為了建設一個高標準的小學,李口村在村口征了20多畝地,但是征地就涉及補償農民占地的問題,為了籌集村民的征地補償款,李希朝和村委會的村干部四處打電話借錢墊資,僅李希朝一人就借了80萬元。
“這80萬元借款中有30萬元是借我兒子的,這幾年我兒子的企業效益不太好,資金也比較緊張,我一個當父親的張口向兒子借錢確實挺為難的,但是看著村里缺錢征不下地,我就張口給兒子借了30萬。”村支書李希朝說。
正在建設的校園。韓毅攝
2016年5月,建好校園圍墻,12月17日,三層教學樓開始動工,學校有小學1至6個年級,預計2017年9月能夠招生入學。
96歲老奶奶帶來捐款高潮
“我現在還記著當時劉冬梅奶奶捐款時的情形,一個100元的,一個50元的,四個10元還有兩個5元的,我接過這些錢的時候,我都感動的哭了”捐款倡議人李增志回憶說。
在聽說村干部墊資籌建學校的事情之后,李增志、李永軍等人自發成立了募捐小組,2016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七在李口村的微信群里發起倡議,群里的多數成員有的發送過來微信紅包,有的讓自己的家屬帶著現金來到了村委會捐款,有的還通過銀行轉賬轉過來的。
捐款發起人之一李增志。韓毅攝
農歷正月初四,96歲的村民劉東梅拿著200元捐到了村委會,劉冬梅老人的兒子幾年前由于車禍去世,這些錢都是孫子給老人的零花錢,老人自己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劉冬梅說“看到村里的孩子上學受罪,我這心里難受,村干部這么正干,我就把自己攢的錢捐了出來。”
96歲的老奶奶劉東梅。韓毅攝
96歲老奶奶捐款之事一下在村里“炸開了鍋”,村民都十分感動,村民們自發的前來村委會捐款,帶來了捐款的高潮,村里有捐款一兩萬元的,也有捐款幾百元的,村里的盲人李寶彩也捐了8元錢。李口村一共有366戶,已經有340多戶捐款,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捐款助學,捐款金額到達40余萬元,目前,捐款活動仍在繼續。
征地欠款讓村干部犯了難
李口村村民踴躍捐款的盛況讓每一個村干部都十分欣慰,但是想到之前欠下的巨款,卻還是撓頭犯難。在2015年征地和建學校圍墻的時候,村委會一共墊資了160萬元,算上目前村民捐的40萬元,還欠下120萬元外債,這120萬元外債多數都是村干部依靠個人關系借的錢。
李口村是一個北方典型的鄉村,村里沒有集體企業,也沒有其它的經濟收入,村里計劃將村里耕種困難的土地建成倉庫出租,用租金來還債,但是租金對于巨額外債只能是杯水車薪。“團結就是力量,謝謝我們村村民捐資助學,我們繼續想辦法早日還清欠款,希望有能力的愛心人士能夠幫助我們。”村支書李希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