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戰斗堡壘” 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服務基層群眾,曲周鎮趙莊村設立了綜合服務站,成為便民利民的“代辦服務點”。(河北日報資料片)通訊員 王貴民攝
去年以來,該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推動鄉村振興的“一把手”工程,堅持因村施策,抱團取暖、多元發展,通過“四種路徑”搞活經濟。如今,全縣100多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空白村全部“清零”,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由92個增加到302個
今年,曲周縣按照“強基固本、示范帶動、規范提升、創新突破”總體思路,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黨建與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創建、社會穩定等各項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分領域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執行力、服務力、戰斗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五帶百村”
強基固本的“新方子”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曲周縣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以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抓手,按照“點上求突破、面上抓推進、整體促提高”的工作思路,推進“五帶百村”創建,在全縣重點打造了“縣城環城路、定魏路、邯臨路、曲侯路、南柴路”五條黨建示范帶,建成“百個黨建示范點”,形成一批“看”有形象、“講”有特色、“學”有經驗的基層黨建典型群。
調優班子,夯實“戰斗堡壘”。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聚焦“雙好雙強”標準和“六個目標”,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兩委”干部,先后調整支部書記137名,大專以上學歷93人,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較上屆降低7歲,促使一大批有經濟頭腦、致富帶富能力強的經濟能人、退役軍人和全日制本科學歷優秀青年進入村級班子,換出了活力和干勁,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換屆后,該縣全面啟動“雙提雙培雙帶”工程和“三級書記”講黨課活動,通過支部書記輪掛、“鳳城大講堂”、百名支書進高校、千名黨員進黨校、萬名青年進技校和支部書記帶后備、后備干部帶苗子及先進帶后進、到鄉鎮跟班學習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層干部能力素質。
建強陣地,擦亮“服務底色”。針對部分農村陣地建設薄弱問題,深入開展“五帶百村”創建,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管理規范、使用到位”要求,高標準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推行“政策宣講、為民辦事、土地流轉、醫療服務、電子商務、特群關愛、創業幫扶、科技培訓、治安調處、群眾文化”“十進場所”活動,著力把場所打造成為黨員干部的“活動中心”、便民利民的“代辦服務點”、群眾業余生活的“文化活動舞臺”和社會有志之士的“創業平臺”。去年以來,新建場所21個,整修129個。目前,全縣342個村級活動場所全部達標提升,便民惠民設施全面改善。
從嚴管理,激發“拼干精神”。制定出臺《曲周縣村級班子和農村干部績效管理考核辦法》,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工作,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每季度對342個村級班子和“兩委”干部進行一次捆綁式百分考核。在落實村“兩委”干部績效補貼新標準的基礎上,實行“底薪+績效考核”基礎職務補貼制度,將基礎職務補貼的40%作為績效補貼,根據考核結果獎優罰劣,先后扣除4個后進鄉鎮績效工資近25萬元,用于獎勵先進鄉鎮,有效激發了農村干部隊伍“拼干精神”。
“三變三化”
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去年以來,該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推動鄉村振興的“一把手”工程,堅持因村施策,抱團取暖、多元發展,通過“四種路徑”搞活經濟。如今,全縣100多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空白村全部“清零”,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由92個增加到302個,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自我造血功能,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產業帶動。依托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通過資源入股、項目合作、共建聯建等方式,實現互利共贏。曲周鎮借助現代育苗產業核心區優勢,組織牛莊、田莊等10個村建設日光溫室大棚,統一租賃,統一管理,每年收取租金約55萬元,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開闊了群眾致富思路,增加了群眾收入。同時,該鎮依托城南鄭橋、小河道等9個村臨近環城路、曲柴路優勢,匯集4個鄉鎮人流、物流、商流優勢,興建門店、廠房,將特色變為效益,打造全縣最大的商貿物流產業園。
借地生財。針對傳統農業種植現狀,以東劉莊為試點,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大力推進土地規?;⒓s化經營,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或專業合作社,村集體收取一定管理服務費用。河南疃鎮史莊、連珠村將兩村3000余畝土地進行流轉,規模種植黃桃、蟠桃、冬桃等15萬株,預計畝產增收8000元左右。村集體每畝地提取200元的管理服務費,每村可增加集體收入幾十萬元。目前,該縣累計流轉土地29萬畝,其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模式流轉12.8萬畝,107個村集體經濟有了新增長。
服務創收。鄉村成立服務組織,為企業提供勞動力或中介服務,向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安寨鎮前衙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合作社,統一為葡萄種植戶提供技術、農資、銷售等服務,每斤葡萄提取3分錢綜合服務費,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0余萬元。
資產盤活。對閑置校舍、倉庫、廢舊磚窯等集體資產“騰籠換鳥”,采取自主開發、承包經營等方式,實現再利用。白寨鎮組織8個村與北農大禽業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廢舊磚窯場,聯建蛋雞標準化養殖場,既盤活了資源,又增加了收入。
今年,該縣進一步總結經驗做法,以曲周鎮為試點,在全縣積極探索推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組織化推動、集團化運營、多元化發展“三變三化”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推動村集體經濟全面發展壯大,確保342個村全部“消薄”,致力打造一批“強村”、育強一批“中等村”,為鄉村振興打牢基礎。
“四級網格”
基層治理的“新格子”
“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服務零距離,民心向黨聚。”曲周縣強化黨建引領,把全縣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的一張總網,每個鄉鎮為一個大網格,再把每個行政村劃為一個小網格,分別由黨組織書記任三級網格長。在三級網格的基礎上,該縣根據農村和社區干部人數,又將每個村莊和社區細分為若干第四級網格,每個網格轄30-70戶,農村和社區干部任網格長,有效打通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新房蓋好了,和鄰居恩怨也化解了,多虧了村干部王建國!”4月26日,曲周縣南甫村村民張新建看著新家,笑容掛在臉上。
王建國是南甫村第四級網格長。今年年初,張新建打算在自家宅基上建新房。因與鄰居存在多年宅基糾紛,鄰居始終不同意,矛盾非常大,于是張新建打電話向王建國求助。王建國多次登門入戶進行調解,始終沒有解決,便向村黨支部書記趙蒼濤報告。趙蒼濤作為第三級網格長,召開了專題會議商定方案,發動雙方親戚上場勸說,配合王建國工作。通過5天的調解,張新建和鄰居簽訂和解協議,多年的矛盾得到化解,新房順利建好。
在南甫村黨支部,一幅網格分布圖以幾個不同顏色圖塊,把全村分成了6個區域網格。趙蒼濤說,村“兩委”一共有6名干部,每人擔任一個區域的網格長,每家每戶門口都張貼有網格長的姓名和電話,有需求打個電話就能辦。
“第四級網格是村級服務的延伸,服務半徑不超過300米,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直接服務到戶。”曲周縣委書記李凡說,全縣四級網格共有2888個,就是2888個解決群眾困難的“服務坐標”,既實現了精準服務,又做到了全面覆蓋。(河北日報記者梁韶輝 通訊員馬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