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國際勞工組織5日在日內瓦發布的《2014-2015年全球工資報告》稱,2013年全球工資增長為2.0%,仍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平。與此同時,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遠高于發達經濟體。
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工資增長仍然緩慢,為2.0%;而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增幅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國際勞工組織副總干事桑德拉?博拉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從全球工資增長情況來看,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遠高于發達經濟體。過去兩年中,中國的工資增長占到全球一半,此前幾年,中國更是幾乎占到全球工資增長的全部。”
報告指出,中國之所以在全球占到如此高比例,與較快的工資增長和巨大的勞動力市場有關。報告還顯示,2013年,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工資增長為5.9%,2012年為6.7%。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自2006年以來,平均工資增幅一直徘徊在1%左右,2012年更是只有0.1%,2013年為0.2%。不過,國際勞工組織經濟專家也指出,即便如此,發達經濟體勞動力工資較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仍高出三倍之多。
報告同時列舉了一系列值得關注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勞動生產率增長與工資增長失衡嚴重,這意味著勞動者及其家庭較少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而資本所有者從中受益更多。博拉斯基指出:“勞動生產率與工資增長仍未能同步,這種情況已延續了幾十年。這一趨勢還體現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勞動力份額的下降,即國內生產總值中用于勞動力的支出與用于再投資支出所占比例不平衡。這在發展中國家非常明顯,包括中國。”
報告還發現,從全球來看,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工資都是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而對于10%的富人和另外10%的低收入者來說,他們更多依賴其他收入來源。此外,在發達經濟體中,工資占到家庭總收入的70%至80%;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由于自謀職業較為普遍,工資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對較低。報告還顯示,在許多國家,婦女、移民等弱勢群體的工資收入普遍低于平均水平。
國際勞工組織建議,政府應該從兩方面入手通過制訂相應政策解決上述問題。一是勞動力市場政策,或稱直接分配政策,如確定最低工資標準、同工同酬政策、增加就業等;二是通過財政政策進行調劑,或稱間接分配政策,博拉斯基對此解釋說:“另外一個就是財政手段,即在勞動力市場的一次分配之后,再通過財政手段實現二次分配來減少不平等,包括稅收、社保、資金再調配計劃等,如巴西的直接就業計劃,印度的農村就業保障計劃。”
博拉斯基強調,必須采取措施解決工資增長停滯的問題,因為社會不平等主要是由于收入不平等所致。
志愿者公交車上發放交通安全資料 [邯鄲新聞]為防止冬季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在轄區主要路口、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