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傳播少林文化的“勤雜工”
除了參與少林寺的宣傳工作,朱炳帆還參與輔助少林寺文化項目的決策和管理。“很多事情我都會參與,我就是少林寺的一個‘勤雜工’。”朱炳帆笑稱。
少林寺的常住院、塔林、初祖庵、達摩洞、少林功夫、少林禪醫……在考察整理了大量少林寺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作為一個在家人(指不曾剃度的人),朱炳帆更加體會到古寺禪修帶給人的寧靜與歡樂。如果讓更多的在家人體驗寺里的禪修生活,這對少林品牌和文化不是一種很好的傳揚嗎?
“少林文化遺產體驗”的概念應運而生。釋永信方丈指派朱炳帆與寺院的法師一起負責籌備這個項目。
在朱炳帆的操作下,少林寺跟清華、北大經管學院的MBA、EMBA機構,聯合開發制訂相關課程方案。參加的企業家學員將在少林寺與僧人一起在寺中吃住打坐、聽寺內高僧講學、欣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或世界遺產“天地之中”的美景,學習養生、健身的少林功法,每期3~5天。
“這個項目主要是對外傳播少林文化,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少林寺的真實一面,少林寺禪修不排斥任何人,有錢的沒錢的,當官的和百姓,都可以到少林寺體驗禪修。這個項目不為賺錢,參與者只需要支付自己食宿部分的成本費用。”朱炳帆說。
朱炳帆還參與整理了由釋永信口述的《我心中的少林》一書;參與重建了少林圖書館(藏經閣),并出任圖書館副館長;參與少林寺申報“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三年多時間,朱炳帆參與過少林寺大大小小的幾項事務,他笑稱自己是少林寺文化項目中不折不扣的“勤雜工”。
同學們都羨慕我的工作環境:有文化有功夫 有山有水沒霧霾
很多人都不理解朱炳帆的選擇,包括他的家長與師友。在來少林寺工作前,以前總盼著兒子能留在身邊的母親,寧愿兒子待在廣州,也不想他去少林寺;他的另外一個導師葉春生教授也勸他在廣州發展。“就在前段時間,葉老師還勸我回廣州發展。”
“這份工作確實也曾給我帶來一些來自外界的壓力。老爸老媽不放心,剛到少林寺的第一個月,他們就曾親自到少林寺考察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狀態;朋友介紹的女孩子一聽我在少林寺工作,轉身就說拜拜。”剛開始時,朱炳帆在人前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工作,以免迎來大家異樣的眼光。
“到后來,自己會有個心態上的變化。為什么不能坦然面對自己作出的選擇呢?我喜歡少林文化,我認為傳播少林文化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而我正在做這件事。”
如今,父母已經完全接受了朱炳帆的工作,昔日的同窗也開始羨慕他。“以前的同學到少林寺來看我,都說很羨慕我的工作。他們說這里工作環境好,有山有水沒霧霾,工作時間自由,上班不需要朝九晚五的打卡,閑暇時間喝茶寫字,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眼中的釋永信:
慈悲,智慧,熱衷傳統文化
他記得剛來少林寺調研時,方丈釋永信曾邀他一起用齋。“那是第一次近距離地跟方丈交流,開始我很緊張,畢竟在我看來釋永信方丈是聞名全世界的大和尚,但沒想到跟我聊的都是在哪兒讀書、家庭情況等家常話,非常讓人親近。少林寺地處嵩山,冬天特別冷。有一次我去見方丈,就穿了一個薄薄的外套。方丈見面就問我冷不冷,噓寒問暖。不光是對我,對寺里的僧眾也是關心體貼入微,關懷有加。”朱炳帆說。
“同時他也是一位嚴厲的師父。在我參與負責管理禪修營的時候,他曾因為我弄錯了一個數字而批評我,這提醒我以后做事必須更加認真仔細。他的徒弟做錯了事,他也會很嚴厲地批評。這時候,大家對他是又敬又畏。”
在他眼中,釋永信也是一位知識淵博、充滿智慧的長者。“在各種公眾場合,方丈幾乎都不會按事先給他準備好的材料演講,大都是根據現場情況即興發揮,但每每卻又恰到好處,不脫主旨。他的思維特別活躍。”
對外界盛傳的釋永信為“少林CEO”的說法,朱炳帆搖頭表示無奈。“有這種說法,是因為媒體沒有真正了解少林寺和釋永信方丈,也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少林寺。包括少林寺上市等的很多事,其實并不是少林寺自身能決定的。少林寺的商業化與少林寺本身來說,關系不大。這里面有太多的利益糾葛。”
他眼中的“少林商業化”:
真正屬于少林寺的商業化很有限,目的在于以商養佛
“事實上,少林寺并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商業化,僅有的一些也是屬于寺院經濟的范疇,再具體說就是‘以商養佛’,不得已而為之。”朱炳帆說。
“少林寺外所有的武校,都與少林寺無關。酒店、賓館甚至醫院都掛著少林或者是少林寺的名頭,這都屬于品牌的濫用。”朱炳帆介紹,很多以少林品牌掛名的商業項目,與少林寺并沒有多大關系。
“包括音樂劇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商業項目,少林寺不會從中拿一毛錢。演員也與少林寺沒有任何關系。當時方丈也只是擔任了音樂大典的文化顧問,少林寺確實有5%的干股,相當于品牌授權費用而已。”
“少林寺的經濟其實并不寬裕。目前的寺院經濟主要靠景區門票,我們與景區三七分成。然后是香火錢,但北方因為信眾基礎有限,香火錢也沒多少;演出是一部分收入,也很有限。剩下的是有限的幾個商業項目,目的也在于“以商養佛”。比如少林寺把‘少林素餅’、‘少林禪茶’等品牌授權給商業公司,收取一定的費用。其實這個商業公司本身的資產與少林寺并沒有關系。”朱炳帆說。
朱炳帆介紹,少林寺目前的收入來源基本上能維持“自給自足”,花錢的地方在于少林寺本身的文物保護與修復、下院和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設、少林慈幼院的100多個孤兒的撫養以及少林寺僧才的培養和少林文化交流與傳播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