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領域“頑疾”難克
哈藥多名內部人士稱,藥企在銷售中向醫生行賄的潛規則很難打破
一位哈爾濱市的醫藥代表稱,3個多月前,她們聽說劉彥鐸出事,隨后多個與劉彥鐸代銷藥品有關的醫院和醫生被調查。
據接近黑龍江省檢察系統的人士稱,目前多數涉案醫生已保釋回家。在劉彥鐸案中,調查重點就是涉嫌對醫院醫生的“帶金銷售”藥品行為。
據哈藥集團多名內部人士稱,目前藥企在銷售中,向醫生行賄十分常見。盡管醫藥領域反腐措施嚴厲,但藥企“帶金銷售”的潛規則很難打破,這已成為醫藥領域的“舊病頑疾”。
據稱,藥品上市首先要由發改委定價,確定最高零售價,各省在最高零售價的范圍內,由政府采購中心進行招投標,醫院再根據政府招標進來的藥品名單選擇進藥。
在這個流程當中,藥企首先要到發改委“公關”,確定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而后還要對省里醫藥衛生部門“公關”,進入政府采購目錄,此后才是對醫院院長、藥劑委員會主任“公關”,確定藥品進入醫院藥房。
而真正到了開藥的步驟,則仍是醫生說了算。同樣一種抗生素,有不同藥企生產的多個品種,選擇權在醫生。
據哈爾濱市某藥企的醫藥代表稱,他們每月給藥房工作人員“統方費”,平均一個藥方一元錢。再按照藥房統計出來的每個醫生的藥方,給醫生發放提成,平均一個藥品給醫生提成藥價的10%-20%不等。
該醫藥代表介紹稱,從去年醫藥反腐以來,原來每個月的現金結算變得隱蔽起來。開始利用去外地、國外開會為由,到了開會地點再給醫生付款。
此前,負責打擊醫藥腐敗的一位政法官員稱,國家打擊醫藥腐敗,從藥企為切入口,對醫藥賄賂嚴厲打擊,揭開藥價虛高的真相,為醫改掃清障礙。
據黑龍江省檢查系統一人士稱,對于“華潤黑龍江醫藥”、“三精制藥”涉嫌的違法違紀問題,省檢察院下決心嚴厲查處,要將此案辦成影響全國的典型案件。
但該人士也提到,隨著劉占濱的自殺,部分線索中斷,調查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