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看,這起異域“碰瓷”事件仍難以證實。在事件還存有諸多疑點的背景下,尤其不應過早下結論,萬一又來個“新聞反轉劇”呢?
今年十一黃金周前夕,有國內新聞網站做了一篇稿子——《打個賭,國慶期間你一定會看到這十條新聞》,其中有一條是“×國媒體吐槽中國游客素質,網友痛斥‘丟臉’”。但這預測只對了一半,確實有一則消息引發網民“丟臉”痛斥,但它不是發生在黃金周期間,而是發生在今年8月的一條舊聞。
據報道,日前一張日文告示微博引發熱議。在京都大學讀書的孫某在打工店看到一則告示,稱今年8月一名中國老人在日本京都祇園旅游時“碰瓷”,讓一名日本餐廳老板賠償10萬日元,祇園附近店鋪現在家家張貼此文,以提醒民眾,如遇中國人碰瓷“別軟弱、先報警”。
因是“舊聞”,且告示中有錯誤的日文表達,中國老人在日本“碰瓷”的消息在引發網絡大討論的同時,也引來輿論對其真偽的質疑。而據鳳凰衛視5日報道,祇園町南側地區協議會會長高安美三子、防災委員長村上茂受訪時均表示“這件事的確是真的”。但因未采訪到核心當事人,只有單方信源,質疑并沒完全褪去。
事件被指發生在日本,可我在查閱日本媒體報道后發現,不論是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日本全國發行的報紙,還是事發地的京都新聞,均沒有對此進行相關報道,而時至如今,日本社交網絡中連相關只言片語都沒看到。因此,相較真偽剖析,我更想分析一番:為什么這樣一條舊聞會引來國內媒體和網絡的廣泛關注。
就此事看,之所以造成中日兩國輿情一熱一冷的局面,我認為跟特殊的網絡輿論背景有關:在黃金周前,兩名中國游客在北海道便利店毆打店員被拘等,動輒引來了熱議。而國慶節期間,經微博傳來的中國游客在日本“爆買”的圖片和新聞,更是刺激了網絡輿論。盡管黃金周已近尾聲,但相關議題熱度并未消失,這則“姍姍來遲”的舊聞難免被搭車熱炒,話題性十足。
更重要的,是該事件包含了很多刺激輿論的符號。如中國老人、碰瓷兒、日本、10萬日元、報警。國內輿論對“老人碰瓷”不陌生,甚至衍生出“老人變壞了”之類的群體污名化。而類似事件發生在日本,難免被引發“丟人丟到國外”的解讀,抑或是“簽訂不平等條約”的調侃。而最后那句“先報警”,在日本社會語境下是尋求第三方協助處理,但傳到國內輿論中,意思可能就不一樣了。
就眼下看,這起異域“碰瓷”事件仍難以證實。就算確有此事,到底是碰瓷還是交通事故私了,也很難判斷。再進一步,即便有碰瓷類行為,也無需將個體行徑上升到中國游客素質的層面。要而言之,目前在事件還存有諸多疑點的背景下,尤其不應過早下結論,而應以真相為基點,萬一又來個“新聞反轉劇”呢?
就眼下看,這起異域碰瓷事件仍難以證實。在事件還存有諸多疑點的背景下,尤其不應過早下結論,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