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研室撤銷后,人員分往5個部門,人最多的是農業部農研中心,段應碧任主任,“他是九號院的承上啟下者。”魏唯說。但段應碧并不認同,“全會把階段目標、大的路子都定了,我就是貫徹,只能按照那個做。不是我想做什么。”
1992年剛剛入夏,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混合了左右的復雜詞匯,借助它,改革之船又被拉回了航道。不久,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以填補九號院撤銷留下的空白。段應碧主管辦公室工作,手下只有七八個人,辦起事來常常捉襟見肘,后來干脆把陳錫文調了進去。
魏唯1990年代初去參加一次座談會,滿眼都是舊同事,大家紛紛議論,“農業軟科學的研究經費很有限,研究能力強的業務人員,更多地參與了基金會資助的國際研究,只拿有限的時間應對政府任務”。
農村改革形勢卻絲毫沒有變得輕松。財政“分灶吃飯”已實施5年多,財權過度集中到中央,全國兩千多個縣級政府一半入不敷出……段應碧不斷聽到這些消息。
1993年人代會上,他們提出增加農村財政撥款,改善教育和醫療條件。“那就加點吧,實在看不下去了,幾乎每個領導都是這個看法。正說呢,不行了!”說到這兒,段應碧停下了手中的香煙,“美國向伊拉克發射巡航導彈,從煙囪鉆進去,在一樓爆炸,百米外新華社記者所在的酒店卻毫發無損。這個太厲害,咱們沒有點東西不行,要搞殺手锏,就要錢。當時只有3500億元的財政,怎么辦?”
預備給農村增加的撥款只能作罷。那些年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陰影還在飄蕩。電視里的中國將軍再也不夸耀戰士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是興奮地介紹更換了多少新式武器。
撂荒了耕地的農民投身城市“盲流大軍”,出現在所有可能的街角和天橋。而國企改革正造就著史無前例的失業人口,1995年城市中有564萬人衣食無著,250萬人領取救濟金——就業機會首先屬于城市失業者,對于驅趕和收容,農民工只能選擇忍受。
“80年代的改革是意識形態之爭,觀念變了就行。但是90年代的改革是城鄉利益的博弈,城里人自己都解決不了,哪個市長能提出‘善待農民工’的口號,就算不錯了。”段應碧似乎覺得有些片面,掐滅了煙頭補充說,“道理都知道,你當個家試試?”
“1996年就醞釀取消農業稅,但不能對外講,講出去就通不過了。只發了個九號文件,說了一句,稅費改革,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取消農業稅以外的其他東西,全國都搞了,中央文件還是叫試點,因為地方都不同意。”
“擋著大家發財的路了”
段應碧和陳錫文還想把農民工問題寫進中央文件,一番激烈爭論后,往往只留下聊勝于無的一句話。而改革收容遣送制度的設想,從一開始就遭到公安系統反對,他們說城市中一半刑事犯罪都是農民工干的。“我們當時給領導送材料都說,憲法沒授予這個權力,說到這個程度了,司法部門協調不下來,因為涉及法律修改。”
趙樹凱體驗過小菜販的艱難,知道收容所里的毒打和強制勞動,“為什么農民總被犧牲?那么多中央文件,國務院一次一次會議,卻沒有農民的聲音,農民為什么成了局外人?”
中農辦盡管是農口重要機構,卻也是“大局”的一部分。90年代改革重點已經轉向城市,市場經濟制度、金融改革、國企改革,重要性都排在農村之前。九號院創造輝煌的背后,是歷史垂青,是高層重視,而在后一個十年,利益博弈的格局中,農村與農民處處落敗,“沒往后退已經算不錯了。”段應碧說。
2002年以后,城市下崗潮消退,社保體系初具雛形,借著“孫志剛事件”的輿論環境,“我們順勢做文章”,多方合力,終于廢除收容遣送制度。此時,中央財政逼近兩萬億,“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之后是取消農業稅,政策轉變之下,鄉村開始恢復生氣。
“小產權房不合法,不是對農民集體所有權的歧視,是因為土地規劃不能建房。”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階梯教室里,我們見到了陳錫文,教室旁走道里擠滿了學生和記者,有人未經許可就站起來喊出問題,陳錫文一一作答,聲音不大,似乎所有問題都不足以挑戰他。
講座結束,二三十人朝講臺涌去,將陳錫文團團圍住,3名助手不斷提示“對不起,讓一讓”。第二天,他說過的話就占據了報紙的顯著位置。
接任中農辦主任以來,他的聲音屢屢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痛批農地增加掛鉤,聲討“農民上樓”,反對突破耕地紅線改變農地用途。在他背后,城鎮化的機器轟然作響,每年有2100萬人涌進城市定居,房地產瘋狂生長,土地供應日益緊張。隨著城鎮化成為當下中國的焦點,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市長們絞盡腦汁想出各種經營土地的主意,都被陳錫文識破和抨擊。一次調研中,一位地級市領導告訴陳錫文,準備用3到5年時間把所轄村莊全部拆遷,省出100萬畝建設用地。
——“哪來這么多錢?”陳錫文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