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晨報12月8日消息,感冒發燒時吃了兩片感冒藥,因為有急事開車出門,怎知一不留神追尾了。
如今,“開車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對于“藥駕”的危害,大多數人卻并不熟知。目前法規并沒有“藥駕”的明確界定,針對“藥駕”的相關法規也屬空白。在實際執法中,若因“藥駕”引發事故,其處罰一般參照“毒駕”。
[第一現場] 吃完感冒藥開車追尾了
近日天氣變冷,鞍山市民小孫感冒發燒,“感冒已經兩天了,今天稍微有點嚴重,正好今天有點事要出門,我吃了兩片感冒藥就出來了。”小孫說,由于發燒又吃了感冒藥,出門的時候就感覺到有點眩暈。
“感冒都這樣,我也沒當回事。”小孫開著車就去辦事了。
當他開車來到鐵西區千山西路附近等信號燈的時候,小孫打了個瞌睡,直接追尾前面的車,“當時也沒掛空擋,直接前進擋,不到啥時候我把剎車松了,就撞前面的車了。”小孫說起當時發生的事還有點蒙圈,還好他反應較快,沒有造成大的事故。
“真的是太難受了,根本打不起來精神。吃了藥還有點犯困。”小孫說。
[記者釋疑] “藥駕”之險如“酒駕”處罰參照“毒駕”
昨日,記者從鞍山市交管局獲悉如今,“開車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對于“藥駕”的危害,大多數人卻并不熟知。目前法規并沒有“藥駕”的明確界定,針對“藥駕”的相關法規也屬空白。在實際執法中,若因“藥駕”引發事故,其處罰一般參照“毒駕”。
鞍山市交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所謂“藥駕”,是指駕駛員服用了某些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后依然駕車出行的現象,由于這些藥物服用之后可能產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很容易釀成禍患。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服用抗感冒類藥物、抗抑郁焦慮藥物、鎮定安眠類藥物、降壓降糖類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類藥物等幾類藥物后不要開車上路。但礙于難以檢測、沒有明確法律標準,近年來“吃藥開車”一直難以得到明確的處罰,交警往往只能給予善意提醒。在發生嚴重后果時,“參考毒駕”。
[本報調查] 七成司機有吃藥開車的經歷
那么,鞍山到底有多少司機吃藥后還會開車呢?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20位鞍山司機,其中有10位為出租車司機。
其中9位出租車司機表示都有過吃藥開車的經歷,“就是感冒了,自己也沒當回事,吃了片藥頂一頂就直接開車了。”
另外10位市民中,其中有5位市民有過吃藥開車的經歷,“我覺得吃藥開車沒啥事吧。”鞍山市民郭先生告訴記者。
而另外一位市民則表示,“我聽說了,吃藥容易造成藥駕,特別危險。所以我如果吃藥都是不開車的。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嘛。”
[防范措施]吃藥是否能駕車應提前咨詢大夫
杜絕小藥丸左右駕駛神經的根本措施在于生病服藥期間不駕車。如果生病了必須服藥駕車,則應注意以下幾點:主動表明身份:看病時主動表明“我是司機”,請醫生盡量避免使用會對駕駛員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
普通常見感冒,最好選用中成藥,或不含抗組胺藥成分的,比如白加黑中的“白片”。
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駕駛者服藥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商品標簽,特別是用量、禁忌癥和副作用等。
不可超劑量用藥:若自己買藥,種類越少越好。對已知有不良反應但不得不吃的藥,開車前減半量服用,等休息時再補足全量,或藥效消除再開車上路。
全國多省氣溫開始斷崖式降溫,各種疾病猛增,但路上的車沒少跑。為生計,車照跑,藥照吃,這安全就會在藥與車之間抖動。鞍山市交管局提醒,酒駕如狼藥駕似虎,千萬別讓藥瓶子吞噬全家幸福。同時交警提醒,這幾類藥物食用后不要開車。
吃了這些藥千萬別開車
安定類:
如安定、氯丙嗪等,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后,常產生眩暈、嗜睡、肌無力、體位性低血壓和反應性下降等副作用;更嚴重的是視力模糊、眼球震顫,駕車時因看不準前方道路上突然變化的情況,極易導致車禍發生。
催眠藥:
如巴比妥類藥物、水合氯醛等,晚上服用后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抗組胺藥:
如異丙嗪、非那根、撲爾敏、賽賡啶和安其敏等,因其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有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
抗感冒藥:
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類藥物,服后產生較多的副作用。駕駛員可改服不含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
抗焦慮藥:
如丙咪嗪、多慮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視野不清、肌肉震顫、反應遲鈍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若出現此種跡象,則應暫停駕車,就地休息,以求安全。
降血壓藥:
如利血平、可樂定、硝普鈉、哌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廣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絞痛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神經系統方面頭痛、眩暈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視力模糊、手指顫抖和疲乏無力等。
抗生素:
長期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因毒害第八對腦神經,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抗心絞痛藥:
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為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解痙止痛藥:
阿托品類生物堿、阿托品、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癥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抗心律失常藥:
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該藥還可使人反應遲鈍,不能當機立斷,易致車禍。
來源:北方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