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4日披露,在2月的冬侯鳥監測巡護工作中在青海湖南岸共和縣江西溝鄉附近水域監測記錄到19900余只赤麻鴨,歷史同期數量最大,現場蔚為壯觀。
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不僅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亞、東亞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候鳥有92種超過20萬只,是中國境內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集中的繁殖地。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記錄數據顯示,此次共監測記錄到水禽5種,總數量21100余只,其中大天鵝1170余只、赤麻鴨19900余只。
據了解,赤麻鴨屬雁形目鴨科,每年開春后會遷來青海湖,并分散在湖邊灘涂沼澤地活動,2012年時該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調研員何玉邦介紹,前期對赤麻鴨進行了GPS跟蹤,發現該物種一般在越冬時會從青海湖向南進入四川境內,再向南進入三江并流區域直至孟加拉和緬甸境內,同時部分在北遷時進入蒙古國境內。
“經初步分析認為,近期在青海湖集群的赤麻鴨應為在中國國內甘肅、四川越冬的種群,近日因受降雪影響而到青海湖邊覓食。”何玉邦說,“青海湖地理條件特殊,地下水幾乎常年保持恒溫,(冬天)看上去冰天雪地的地方卻有大量的不凍泉水,為候鳥提供了必備的生存環境。”
此外,近日公布的青海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結果顯示,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積增大169.67平方公里,相當于26個西湖的面積。
“青海湖水位上升,濕地面積擴大,泉眼增多,水生物和水草不斷增加,也是吸引候鳥數量增加的原因。”何玉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