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瘋狂打賞“觸手TV”女主播,不到兩個月花光16萬余元
父母在服裝廠打工,一天縫上千條牛仔褲,十年攢下的血汗錢就這么沒了
觸手TV:
你對未成年人的門檻在哪里
本報首席記者 肖菁 本報記者 藍震
一個14歲男孩,開學讀初三。暑假時和同學進了一個游戲玩家QQ群,QQ群里有人拉他們去“觸手TV”直播平臺,說是看高手怎么玩游戲。
男孩認識了觸手TV主播“大乃敵”,他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獨寵大乃敵”,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里打賞16.6萬元。
孩子父親說,他們是四川南充人,十年前就到廣東某服裝廠打工??p一條牛仔褲褲頭賺幾毛錢,夫妻倆一天能縫上千條。這16萬元是夫妻倆十年的所有積蓄。他老婆將錢放在余額寶里,因為利息比銀行活期高一點。兒子知道支付密碼。
誰又能想到,這些錢竟這樣沒了。
喜歡網游的14歲男孩
占據觸手女主播粉絲榜首
因為觸手公司在杭州,孩子父親彭先生給杭州市長熱線12345打來求助電話。
孩子父親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采訪時說,兒子喜歡玩游戲,但一直以來不算出格。他們為了多賺點錢,天天加班到后半夜,也沒精力過問孩子。
現在禍闖大了,所有的事情才鋪開來說。
兒子說他玩的是王者榮耀,很多同學在玩。暑假他們一起進了一個玩家QQ群,群里有人招呼大家下載一個叫觸手TV的APP軟件,說可以看高手怎么玩。
錢江晚報記者也下載了“觸手”APP,首頁是各種熱門游戲,王者榮耀在榜首,其他還有絕地求生、球球大作戰、穿越火線等游戲。
男孩子打賞的女主播叫“大乃敵”,昨天仍舊在直播中。界面上游戲在繼續,主播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些話,諸如“謝謝關注”,這是感謝又有新人關注她。還有“這怎么打的呀,一個勁地轉啊轉,上啊”,這是點評游戲的??傊?,似乎沒有什么刻意要說的內容,感覺就像身邊有個女玩伴,聲音稚嫩帶喘息。
直播過程中,不斷有粉絲給女主播送禮物。禮物都以游戲幣的形式支付,游戲幣則需要充值購買。充值付款方式有支付寶、微信和手機充值卡。
“大乃敵”的粉絲有5.1萬,在貢獻榜里,居榜首的叫“獨寵大乃敵”,簽名“人帥話少”,就是現實里這個14歲的男孩子。
不到兩個月
打賞110筆共計16萬元多
男孩7月26日打賞第一筆。
一開始都是小金額,充值20元兌換的游戲幣只夠在平臺上買個小海馬表情送出去。如果要送一顆“珍珠”,那起碼要充500元以上。
男孩子后來的充值金額就開始5000起步了,最多的一天充值2萬元統統打賞。
“我們一直在服裝廠上班,做流水線的。一家人租住在服裝廠宿舍,一個月房租只要180元。孩子他媽從來不舍得買衣服,全家吃得也很省。賺下來的錢都放進余額寶,就是看中利息比銀行高一點。”彭先生說,孩子媽媽支付密碼設置得簡單,“兒子知道”。
兒子平時玩游戲用的是自己的手機,充值的時候偷偷拿走媽媽的手機,充值后,兒子即刻把賬戶變動的提醒短信刪除,這也是他們遲遲沒有發現的原因。
在男孩子與“大乃敵”的私聊記錄里,“大乃敵”收到禮物有回“謝謝柔情寶寶送我的驚喜”,男孩發去“壞笑”的表情。有時候,“大乃敵”還會問男孩睡得好不好,“要不要看……”等比較露骨的內容。
彭先生堅持認為,兒子不至于沉迷游戲到送出這16萬多元錢:“都是因為主播說,只要打賞的錢多,就能讓我兒子登上榜單前幾位,這樣別人也可以打賞給我兒子了”。
幾天前,媽媽余額寶里的錢用光了,男孩也登上榜首了。對方卻說:錢,不能退。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來到觸手TV位于文一西路的公司。大開間的辦公室,密密匝匝地坐了200余位員工,他們主要負責觸手TV的技術管理和后臺維護。
該公司法務部工作人員說,他們在9月24日已經接到了孩子家長的郵件,并著手開始調查。法務出示了孩子和女主播的聊天記錄,女主播問“話說你是不是22(歲)嗎?”,男孩回答:“是,你還不信啊”。
“這些主播都在全國各地的,并不在公司里上班。”該工作人員說。工作人員拉出了一份長長的支付清單。男孩大部分是打賞給了同一位女主播,金額超過10萬元。僅8月21日至8月31日之間,5000元的交易就達到了10筆。其余部分打賞給了其他主播。
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松濤說,打賞行為的法律本質是贈與。贈與一旦送出就不能撤銷。但是如果10歲以下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18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打賞數千甚至上萬肯定超越其行為能力。
“是否未成年人這一點確實是關鍵。不過,這一類的取證有難度,要證明打賞時用的是誰的手機,哪個IP地址,當時父母有沒有不在場證據。所以,從監管上收緊也許會好一點。”
錢江晚報記者搜索了一下,發現直接投訴觸手TV的也很多,僅杭州市長熱線12345近期接到未成年打賞,投訴觸手TV的就有七八起,金額從數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西湖區文廣(體育)局已展開調查,核心也是判定是否是未成年人。
法務說,將心比心,能理解用戶的心情,但是每筆交易均需要密碼支付,密碼是用戶私人信息,應由用戶做好保管措施。“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第一,充值行為是否是未成年人獨立完成?第二,即使是未成年人獨立完成,那么每一筆充值的金額有沒有超出該未成年人的認知支配范圍?第三,同樣的一筆錢,在充值渠道層面認定是從成年人的銀行卡中支付的,轉換到平臺打賞就認為是未成年人的行為,是否合理?我們之前也遇到過成年人打賞反悔的情況。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說明,每一筆充值、支付行為都是未成年人來完成的,我們愿意承擔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