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齊海新介紹,近年來,我市通過碧水保衛戰,對水環境進行全面治理,水環境質量實現“十三五”以來最好,取得歷史性突破,好水更好、劣水減少、飲水達標。
頂層設計繪就治污藍圖
齊海新介紹,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污染減排與環境擴容為抓手,突出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堅持“護好水”與“治差水”兩手齊抓、轉型升級與截污納管互動并進、工業企業與城鎮生活協同減排、目標考核與河長治水同向發力,堅持綜合施策,舉全市之力堅決打贏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
嚴考核,實行“按月排名+獎懲問責”的組合機制。我市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通報排名和獎懲問責辦法》,由過去“年終算賬”變為“按月結賬”,獎勵前3、處罰后3,對水質惡化的縣(市、區)預警提示、通報批評、約談問責。年度發出書面預警103份,對7個縣(市、區)當面預警,對4個縣(市、區)公開約談,嚴守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底線。
抓監測,建立覆蓋國、省、市控斷面的水質監測體系。在國、省斷面基礎上,設置36個市控跨縣界斷面,每月監測考核。10個國省考斷面、2個省界出境斷面、14個市控斷面已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
分類施策實施精準治污
好水差水整治措施不能一樣,污水河水治理手段不能一樣。必須分類施治,才能精準治污。齊海新介紹。
護好水,全面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飲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條底線,水源地環境質量是保障老百姓喝上干凈水、放心水的第一道關卡。市生態環境局將“水源地保護攻堅戰”作為打好“碧水保衛戰”的第一場戰役,聚焦問題,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力打好,確保水源地干干凈凈。2019年連續開展四輪水源地環境違規問題清理整治和“回頭看”,全面鞏固236個違規問題整治成果,完成18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劃、立、治”規范化建設。
對穿越武安四里巖水源地的202省道設置了隔離防護網和交通防撞欄,建設徑流收集系統和事故應急池。編制上報全市154個“千人萬噸”(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
去差水,加快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對滏陽河、沁河、支漳河、輸元河、北湖、渚河、邯臨溝等7處黑臭水體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持等7大類22項工程,四項指標(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還原電位)達到消除黑臭標準,公眾評議結果滿意度達到90%以上,基本完成消除黑臭的任務目標。
治污水,全面控制水污染排放。全市21個省級及以上工業聚焦區39個分園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在線聯網。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315個、管控村2064個,均完成省定任務的121%。推廣邱縣“廁污一體”資源化治理模式,峰峰礦區農村污水
全域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觀摩會在峰峰礦區召開,中央電視臺、河北電視臺、河北日報、中國環境部分別報道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邯鄲探索”。規范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開展畜禽養殖糞污亂排亂倒專項執法行動。
凈河水,加強河流湖庫綜合治理。對滏陽河、洺河、留壘河、老漳河、合義渠、衛運河、馬頰河等7條重污染河流水體達標方案進行修編,“十三五”明確的227項治理工程,已完成191項,完成率84.6%,7條重污染河流水質全部達標。開展大運河沿岸周邊水生態環境排查整治,沿線3縣、12個鄉(鎮)、119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由第三方集中收集處理。
清波蕩漾彰顯初心使命
在峰峰礦區清泉濕地公園,一個個湖泊清水蕩漾,一處處島嶼林木森森,一座座小橋跨越水面。這個地方被當地群眾稱為化腐朽為神奇的杰作。
峰峰礦區區委書記陳珍禮告訴記者,2019年,在峰峰礦區,實施了“一鎮一濕地”戰略,像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
齊海新說,2019年邯鄲市10個地表水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9個斷面優于年度考核目標,水質優良斷面比例20%,與年度考核目標持平;消除劣Ⅴ類斷面,優于年度考核目標20個百分點。4個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全部穩定達到Ⅲ類及以上,達標率100%。5個地下水考核點位100%達標,其中4個較基準年保持穩定,1個實現升類。獲省生態補償金330萬元,為全省兩個獲水生態補償金的城市之一。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邯鄲正策馬揚鞭,奔跑在全面治理的康莊大道上。
邯報融媒體記者 王金玲 通訊員 馮濤 蒿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