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公廁又臭又臟,一到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鐵西南社區居民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應對旱廁糟糕的衛生條件,附近的住戶甚至養成了方便前先憋足一口氣的習慣。提起以前如廁難,宋女士一肚子苦水。可再說到當下的公廁,宋女士豎起大拇指說:“公廁變干凈了,也不臭了。除此之外,廁所內增加的人性化設施,讓老人如廁更方便了。”
復興區城市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郭艷偉告訴記者,該局在大力改造城區公廁環境的同時,聽民聲、征民意,針對公廁分布不均、裝配式廁所蹲位少、上廁所排隊等問題,從2020年開始,除了對轄區內原有的裝配式移動廁所進行提升改造,還結合實際情況,在未覆蓋公廁的區域進行新建公廁。今年,改建和新建的裝配式移動廁所共有8座,預計今年11月中旬前全部投入使用。
公共廁所是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復興區新修建的裝配式公共衛生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處公廁設有的無性別廁間、第三衛生間以及管理間,滿足各類使用功能的需求。每一個獨立的廁間里都設有感應洗手裝置,方便了人們如廁后的清潔工作。除此之外,裝配式公廁在建設時應用“沖、封、排”除臭系統,對地下、地上、空間三個維度進行除臭,實現了“造污之地”無異味的目標。(記者趙鴻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