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 明年1月1日起實施
12月27日,邯鄲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醫療保障局負責同志就我市《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進行解讀,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按照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要求,我市聚焦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制發了《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實施方案》對全市醫療救助政策進行了統一規范,對醫療救助資金進行了市級統籌,醫療救助對象、救助內容、困難群眾大病待遇、報銷結算模式等均實現全市統一,實行患者出院即報“一站式”結算,結束了以往以各縣(市、區)為統籌區,醫療救助對象、待遇標準、經辦模式不盡相同的歷史。
按照《實施方案》,醫療救助對象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另外,還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按上述救助對象類別給予相應救助。
為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參保,應保盡保,《實施方案》對使用醫療救助資金資助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人員和資助比例進行了明確規定。其中,對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給予全額資助,低保對象給予個人繳費部分90%的定額資助。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按照我市《關于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邯醫保發〔2022〕17號)中其他脫貧人口參保資助政策,2022年定額資助90%,2023年定額資助80%、2024年定額資助70%、2025年定額資助60%,2026年起不再資助。
醫療救助分為門診慢(特)病救助、住院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三類。醫療救助對象在醫保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門診慢(特)病或住院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大額)補充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自付費用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困難群眾具有多重特殊身份屬性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救助,不進行重復救助。
門診慢(特)病和住院普通救助待遇:一是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這兩類人員不設起付標準,特困人員按照納入醫療救助政策范圍費用的80%給予救助,低保對象按照納入醫療救助政策范圍費用的70%給予救助,門診慢(特)病救助和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額30000元;二是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和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其中,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起付標準按我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確定(2023年暫定為3000元),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起付標準按我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左右確定(2023年暫定為7500元),這三類人員均按納入醫療救助政策范圍費用的67%給予救助,門診慢(特)病救助和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額20000元。
重特大疾病救助待遇: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醫療救助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大額)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費用仍然較重的,給予傾斜救助。對超過普通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自付醫療費用,超出部分按70%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20000元。
在完善醫療救助托底制度的同時,還不斷增強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的保障水平,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在全面落實大病保險普惠待遇政策基礎上,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的傾斜保障政策。
此外,依托省級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預警監測平臺,對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中,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全省上年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納入醫療保障部門因病返貧預警監測范圍,實行動態管理。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普通居民中,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全省上年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納入醫療保障部門因病致貧預警監測范圍。醫療保障部門將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對象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為確保我市醫療救助政策順利實施,醫療保障部門將加快推進醫保信息系統與新醫療救助政策的適配,規范完善相關經辦服務流程,切實提升廣大群眾在醫療保障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