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離去,新一輩緊跟。“80后”的保定籍青年于士濤上初中時就被塞罕壩林海所震撼,2005年河北農大畢業后,他毅然選擇了塞罕壩,主動請纓到一線工作。在冬與西北風為伴、夏與紫外線為伍的環境中,他將所學的專業知識用于造林實踐,率先使用生根粉,使造林成活率從85%提高到95%以上。他還經過精心論證,大膽打破每畝50株的栽種常規,低密度留株試驗證明,這里完全可以培育出大徑級用材林,使“塞罕壩只能出小材料”的傳統經驗被徹底顛覆。
1982年出生在塞罕壩林場的尹海龍是林業工人的后代,小時候,在林場的苗圃里,他從父親緊鎖的眉頭上讀出了大人們的心事,小樹苗總是長得慢、長不高、長不壯。后來上了大學他才知道,高寒地區要育出落葉松大苗太難了。2005年大學一畢業,他就主動回到林場干起了技術員。落葉松是林場的當家品種,育出好苗子是尹海龍兒時就想幫父親圓的一個夢。他仔細研究落葉松幼苗生長規律,依據落葉松喜愛腐殖質的發育規律,使用農家糞育苗,結果落葉松苗木根系不但粗壯,而且木質化充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前仆后繼的薪火相傳,才有了塞罕壩天翻地覆的變遷。當日寸草難存的不毛之地,在累計投資僅僅1.9億元的情況下,已經被112萬畝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林業專家測算其直接價值達到了153億元,是直接投資的70多倍。更可貴的是,由于這一生態系統的建立,在每年能夠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的同時,還為京津地區凈化輸送清潔淡水1.37億立方米,其生態服務價值年均超過了120億元。
塞罕壩機械林場現任黨委書記劉海瑩說,塞罕壩職工的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是傳家寶,要繼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奉獻精神薪火相傳
歐陽優
塞罕壩機械林場廣大干部職工常年堅守在艱苦的高原,用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造就萬頃林海的先進事跡,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血脈相承,薪火相傳。52年前,第一批創業者來到塞罕壩,他們啃窩頭、喝冷水、住馬架、睡草棚,在高寒荒漠上植樹造林。無論環境如何艱苦,塞罕壩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信念從未動搖,奮斗作風始終堅守。三代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軀同土地沙化頑強抗爭,將荒漠變為綠洲,把風沙擋在塞外,為京津筑起一道綠色屏障。他們身上,不僅體現了愛國敬業、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展示了科學求實、爭創一流的拼搏精神,更彰顯了使命至上、甘于奉獻的崇高品質。
撫今追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每一項輝煌成就,背后都有一批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奮勇拼搏的團隊和個人,他們的奉獻精神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傳承弘揚,哺育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但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不能變,需要代代相傳。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在無私奉獻中提升精神境界,在攻堅克難中書寫崇高人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