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寒潮來得很猛,河北省平泉縣臥龍鎮官墳梁村的香菇大棚里,祁海燕正在悉心呵護香菇發菌:“溫度太低,發菌比往年慢了一點,出菇時間可能得往后推遲了,但不會影響產量。”
2012年,記者來到祁海燕的香菇大棚進行采訪?,F在,她家的大棚面積比4年前擴大了一倍。不僅如此,原來鋪長在地上的香菇層層疊疊上了架子。“種架式香菇能更好利用空間,四層架子搭起來,種植面積大了3倍。”祁海燕的丈夫馮井東說,2014年從農信社貸款10萬元擴建大棚,去年收了30萬袋香菇,純收入10多萬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祁海燕家種香菇致了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貨不愁賣。“村里遍地是冷庫,哪都有收購的,香菇一下來就能賣給工廠和合作社。北京新發地蔬菜市場都能買到我們平泉的香菇。”馮井東說,除了香菇,現在他家也種起了蔬菜和水果,一年四季大棚里生機不斷。
祁海燕一家的日子蒸蒸日上,這正是平泉縣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自2011年以來,全縣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億多元,累計實現52個貧困村出列,8萬貧困人口脫貧。去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以上來自食用菌產業。
貧困戶進產業園,搞小貸擔保中心,突破產業扶貧瓶頸
“目前全縣還有貧困人口5.8萬多人,我們要確保2017年以前脫貧摘帽。”平泉縣扶貧辦主任張志軍說,平泉將繼續把食用菌產業作為立縣富民的支柱產業、扶貧的“扎根產業”。通過建立高標準的扶貧產業園,對入駐園區的貧困戶逐戶進行重點扶持。政府安排專項資金作為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統一規劃設計。園區建成后,再將大棚、菌棒低價租賃或賒銷給入駐貧困戶,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最后統一收購。目前,平泉已發展各類扶貧產業園區8000畝,直接吸納貧困戶2000戶,輻射帶動4000戶,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發展產業,貧困戶最缺的莫過于啟動資金。針對這一“痛點”,平泉縣成立了農業設施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目前風險保證金的規模已經達到上千萬元,按照5倍的放大倍數,撬動信貸資金5000萬元以上。“政府資金帶動銀行信貸支持,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投入,現在產業發展資金更充沛,來源渠道更多樣化。”張志軍說。
地處燕山山脈深處,基礎設施滯后,依然是平泉還沒邁過去的“檻”。“完善基礎設施,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各路資金‘散打’難以發揮最大效用,希望能整合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張志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