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
您好 ,歡迎您來到邯鄲之窗! 
?資訊 視頻 文化 科技 體育 娛樂 旅游 原創 財經 美食 分類 人才招聘 汽車 建材家居 房產 返回首頁

唐山大地震特殊“產物”:育紅學校是孤兒永遠的家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編輯:小K2016-07-18 10:26:32
分享:
  1976年7月28日凌晨,伴隨著7.8級大地震,唐山4204名孩子永遠失去了父母和親人,成為“地震孤兒”。為了安置這些孩子們,除了社會各界收養撫育了3000多名孤兒外,政府還建立了幾所孤兒學校,其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管理最好的就是石家莊育紅學校。如今,40年過去了,石家莊育紅學校也早在1984年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稍谟t學校與“地震孤兒”朝夕相處的老師們卻永遠也忘不了那段特殊的歲月。

  講述

  教導主任曾淑華:第一個孩子被抱下車時所有人都哭了

  76歲的曾淑華,就是石家莊育紅學校的一員,作為教導處主管生活的主任,當時她總管著500多名孤兒的吃喝拉撒睡。“我見證了育紅學校從1976年開始籌建,直至1984年完成歷史使命解散的這段歷史?,F在閉上眼睛,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說完這番話,曾淑華仿佛陷入了回憶當中。

  在曾淑華的整個從業生涯中,她帶過數不清的學生,可最讓她難忘的就是那些地震孤兒們,孩子們的音容笑貌已經永遠地刻在了她的腦海中,“苗苗(黨育苗)、紅紅(黨育紅)、新新(黨育新)、劉文濤、王立新……他們都是我牽掛的對象。”念叨起這些名字,曾淑華如母親般熟悉。

  1976年9月8日11時,育紅學校迎來了第一批148名唐山孤兒。“記得孩子們剛下車時,穿著十分凌亂,每個孩子胸前或臂上有個小布條,上面寫著孩子的姓名和住址。那個時候孩子們的目光呆板,精神恍惚。”作為一名母親,曾淑華明白,他們還沒有從失去父母的痛苦和驚嚇中解脫出來,看到孩子們的神情她的心里像刀絞一樣的痛。觸景生情的不僅曾淑華一人,當第一個孩子被抱下車時,幾乎所有在場的育紅學校的教職工都流下了眼淚。

  當天下午,石家莊市委派去大轎車,拉上孩子們去石家莊市一招洗澡。洗澡后,每個孩子從里到外都換上了一套新衣服、新鞋襪,幾位理發師傅輪流給他們理了發。在曾淑華的記憶中,孩子們到學校的第一個晚上,大孩子們還好,自己能夠吃飯、休息,而那五六個需要吃奶的孩子就“麻煩”了,可能是不習慣,幾個孩子一個勁兒地哭。雖然給這些孩子準備了牛奶和奶粉,但夜間沒有火爐來溫奶,老師們就端著奶鍋敲開附近住戶的門,“群眾一聽說是給唐山來的孩子們溫奶,就急忙弄火,沒有一個人嫌麻煩。”

  “唐山的孩子們是我這輩子的牽掛”

  1976年9月28日,第二批地震孤兒183人從唐山來到石家莊育紅學校。29日,第三批153人也來了。1982年春節前,105名孤兒從邢臺育紅院來到石家莊。“就這樣,石家莊育紅學校陸續來了500多名孤兒,他們的年齡從幾個月到16歲不等。學校的設置從保育班到小學、初中、高中都有。”曾淑華說,記得孩子們剛到校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教學樓還沒蓋起來,他們只能在生活區里活動,在宿舍里學習、生活。那時候,學校有生活老師六七十人,分三班倒,不僅設有洗衣房,還有負責給孩子們縫縫補補、做小件衣服的縫紉房。

  “一個月后教學樓就蓋起來了,孩子們去上課后,我每天早上都召集生活老師開會總結工作,部署下一班的工作任務和注意事項。每次都不忘了囑咐老師們多一些母愛,讓孩子們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在隨后8年的日子里,曾淑華每天早早來到學校,等孩子們睡后才回家,晚上10時前沒回過家。

  現在,育紅學校里最小的孩子也40歲了,黨育苗、黨育新也早已成了孩子的媽媽,“黨育紅在四五歲的時候,被奧地利的一對夫婦領養,從維也納大學畢業后,從事了服裝設計工作……”曾淑華說,當年的“孤兒”都成為了社會的棟梁之材,在各行各業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著。而她也品嘗到了當眾多孩子母親的甜蜜,每年過年的時候,她都會接到很多孩子的祝福電話,幸福滿滿的。

  教師劉曙光:“沒陪紅紅最后一晚是永遠的遺憾”

  “是一場大地震讓我和陌生的唐山有了一輩子的情緣。”1976年,時年27歲的劉曙光在唐山大地震后,將8個多月的女兒托付給父母照顧,自己來到育紅學校擔任教師。雖然劉曙光當時擔任中學組組長并教授初中語文,但保育班卻對她有著特殊的吸引力。“當時保育班里的黨育紅、黨育新和黨育苗都和我的女兒差不多大,看到她們心里的感情真的不同。”

  那個時候,劉曙光看到第一個被送到保育班的紅紅(黨育紅)才八個月卻要靠餅干充饑時,她的眼淚下來了。她快步走上前去,將紅紅摟到自己懷中,用自己的奶水哺育起這個軟軟的小東西。很久沒喝到母乳的紅紅,那天幾乎將劉曙光的奶水“吸干”,回到家后的劉曙光卻沒有奶水給自己的女兒,只能喂奶粉。

  1977年,唐山大地震后一周年,劉曙光送這些孤兒到唐山過暑假。當她登上唐山市的鳳凰山,眺望城市時,發現這里仍滿目瘡痍,遍地都是簡易房。那一刻,她更加心疼育紅學校里的孩子們,更加理解為什么有些孩子會對人生心灰意冷,有的孩子擔心災難再至會將勺子等生活用品藏起來。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她告訴孩子們和自己:“要學會忘記。”

  “來到育紅學校四五年后,黨育紅被奧地利的一對夫婦領養了。記得孩子在走的頭一天晚上,非要摟著我睡一晚上。可由于種種原因,紅紅的這個愿望沒有實現,一想到這我的心里就難受。”說起這段小插曲,67歲的劉曙光落淚了。

  2006年,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際,劉曙光和很多原育紅學校的老師來到唐山看望自己的唐山兒女。“一見面,孩子們抱著我們哭,不喊老師,都喊我們媽媽。”劉曙光說,那年自己一下子當了姥姥、奶奶。因為自己的唐山兒女也有了下一代,他們的人生走向正軌,臉上洋溢著幸福。她知道,時間會沖淡傷痛,那8年為孩子們的付出沒白費,“我把青春最美好的8年給了這些孩子們,他們健康成長是我們所有育紅學校老師的心愿,他們是唐山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

  如今,劉曙光看到唐山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那是人的意志創造出來的奇跡。”現在滿口唐山話的劉曙光總被人們誤認為是唐山人,殊不知這些唐山話她都是跟育紅學校的孩子們學的。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劉曙光想再去看看孩子們,想再登上鳳凰山,看看這個讓她一直震撼的如鳳凰涅槃的城市。

  教師朱保湘、張占修:“一聲聲老爸讓他們心頭溫暖”

  作為石家莊育紅學校校牌的書寫者,朱保湘對這所學校有著特殊的感情。“記得學校剛組建時,學校領導將這項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我。”接到書寫學校校牌的任務后,朱保湘去圖書館查閱了很多資料,多次練習后終于寫下了“石家莊育紅學校”幾個字,這個牌子一直掛到1984年育紅學校解散。

  作為一名中學組的班主任,73歲的朱保湘總是會回憶起和育紅學校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可能因為是男老師的緣故,當時我對他們比較嚴厲,就是希望他們成才。”朱保湘說,當時自己所管班級的孩子們年齡小,可能體會不到,但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對自己的感情越來越深。每次見面的時候,都會飽含深情地叫“老爸”。

  和朱保湘的感受相同,原育紅學校的美術老師張占修看著手中自己給育紅學校的孩子們拍的照片感觸頗深。當年,張占修除了當美術老師,還負責學校的宣傳工作,因此他特別愛給孩子們照相。帶著孩子們去公園、郊游、集體活動……張占修的相機留住了各種鏡頭。如今,張占修已經71歲了,他決定將保留了40年珍貴照片交給曾經育紅學校的孩子們。“我希望這些資料能永遠流傳下去。”在他心里,那一聲聲老爸就是最溫暖的感動。

  希望再去唐山看看

  石家莊育紅學校校址位于長征街,當時先后從70多個單位調了260多名教職員工,包括教課老師、生活老師和后勤人員。當時,一批唐山孤兒要來石家莊居住學習的消息,震動了整個石家莊。各行各業人士爭相出人出力出錢,為唐山孤兒盡一份力。在短短十多天的時間里,桌椅、床鋪、教學器具就到位了。

  作為唐山大地震后特殊時期的“產物”,育紅學校存在8年,共接收孤兒655名,大的17歲,小的6個月。后來他們有的升入大學、中專,有的參軍或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1984年,當最后一批176名學生全部送回唐山安置,育紅學校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之后,育紅學校改為石家莊幼師(現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育紅學校的老師全部投入到新的教學工作中。

  “但是,‘育紅精神’的愛和奉獻被繼承了下來,這種愛和奉獻是自然的本性,發自骨子和靈魂深處的。”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黨委副書記郭建懷說。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曾淑華、劉曙光、張占修、朱保湘……這些育紅學校的老師們,都希望有機會能再去唐山,看看他們日夜牽掛的孩子們。

資訊 視頻 文化 科技 體育 娛樂 旅游 原創 財經 美食 分類 人才招聘 汽車 建材家居 房產 返回首頁 視頻

地址:邯鄲市水院北路甲23號 客服熱線:400-707-4888 經營許可證:030030號
邯鄲之窗  m.bm-sj.com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在線交流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證:冀B2-20080045 冀ICP備12015509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