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珍這樣照顧了兒子7年
燕趙都市報記者 甄智力 實習生 蔡秀巖 文/圖
80歲,本該是安享天年的年紀,可趙陵鋪鎮趙一街新區的王鳳珍老人卻既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又要操持孫女的生活。7年來,這位老人一直獨自支撐著這個三口之家。盡管如此,老人還是樂觀地把家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居委會支持我,社區的好心人也支持我,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強呢?我要領著我兒子孫女好好過。”王鳳珍說。
兒子癱瘓在床,感覺天都塌了
8月25日16時許,記者來到王鳳珍家。她的兒子孫長山正躺在客廳中的床上午睡,王鳳珍細心地為他蓋好被子,把空調調到合適的溫度,然后帶記者到臥室說話。
孫長山今年45歲,患病之前是一名公交車司機。2010年的一天,他突發腦梗,進了醫院,從此癱瘓在床。“不能坐,也不能站,只能躺著。能聽見,卻不能說話。”說起兒子病,王鳳珍眼眶泛紅,強忍著淚水。
孫長山的癱瘓,對王鳳珍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既要照顧癱瘓的兒子,又要照看年幼的孫女,兩項重擔都落在她一人肩上。除此之外,還有沉重的經濟負擔。但王鳳珍覺得這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兒子身體好的時候非常孝順,現在他生病了,我得好好照看他。照顧兒子是做母親的本分。”王鳳珍說。“我老伴過世早,兒子又病了,我得堅強點,把兒子孫女照顧好。”
兒子臥床7年,從來沒生過褥瘡
孫長山患病至今,王鳳珍每天洗衣燒飯,無微不至地照顧他,還要操心孫女的一切。
每天早晨6時許,王鳳珍就要起來給孫女做早飯。孫女去上學后,她稍微休息一會兒,就開始給孫長山準備飯菜。早餐一般是大米粥或小米粥。“得先用粉碎機把米攪碎,做成糊糊喂他喝。”吃完早飯,王鳳珍要伺候兒子大小便。“他愛干凈,每次大便完,都要洗一次澡。”王鳳珍總是不厭其煩給兒子擦身,再換上干凈的床墊。
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經常翻身,孫長山一個姿勢待得累了,就會用喉嚨發出聲音提醒王鳳珍。王鳳珍體重只有100斤,給160斤的兒子翻身,站在床下翻不動,就爬到床上幫他翻。“我越來越老了,搬動他很吃力。”但為了讓兒子能舒服些,她還是堅持每天幫兒子翻8—10次身。
到了中午,王鳳珍會給孫長山炒兩個菜,同樣也是要攪碎后再喂給他吃。“我原來炒一個菜,后來他胃口好了,就要吃兩個。”王鳳珍說,兒子吃過午飯就睡了,她也能借機休息一會。晚上睡覺時,還至少要兩次起來伺候兒子小便。在王鳳珍的悉心照料下,孫長山臥病7年沒有生過褥瘡。
吃了孫女煮的面條,頓時有力氣了
患病后,孫長山的脾氣變得很暴躁。雖然不能講話,但發脾氣的時候,也會扯著嗓子嘶吼。這個時候,王鳳珍總會耐心勸慰。“他老喊,我沒辦法,就威脅他,要把他送走,他就不喊了,我再好好勸。”王鳳珍說。
趙一街新區的居委會主任王利芬告訴記者,王鳳珍非常不容易,有時自己生了病,還得堅持照顧兒子和孫女。
前段時間,王鳳珍因為操勞過度發起了高燒,渾身酸痛,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孫女那天正好在家,就買來菜,給她煮了頓面條。吃了孫女煮的面條,王鳳珍有力氣了,連忙讓孫女去學習,自己去照顧兒子。
“孫女大了,也懂事了。這次生病,多虧她給我煮面條。”提起孫女,王鳳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么多好心人幫我,怎么能不堅強
孫長山每月都要服用降血壓、降血脂的藥,王鳳珍身體也不好,也要經常服藥。她每月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生活非常拮據。“多虧社區衛生站的醫生經常來看我兒子,給他量血壓,還給我們拿藥。”王鳳珍感激地說。
居委會還專門到王鳳珍孫女所在的學校,幫孩子申請了補助。女孩今年即將升高中,入學過程中遇到問題,也是居委會幫忙與校方進行了協調,辦好了入學手續。
“逢年過節,居委會都會來看我們,給我們送這送那,給了我很多幫助,非常感謝他們。”王鳳珍說。
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誰來照顧他倆
王鳳珍家中地面擦得一塵不染,客廳里兩張單人床收拾得整整齊齊,孫長山床上的褥子蓬松柔軟,床墊也是新換的。“兒子睡覺時,我把屋子收拾了一下。屋里干凈,心里也敞亮不少。”王鳳珍笑著說。
“老人面對磨難非常樂觀,我們都特別感動。”趙一街新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趙炎說。不過,王鳳珍也有她的擔憂:自己年紀越來越大,照顧兒子越來越吃力,孫女也還需要有人照顧。
希望有關部門和愛心人士能向老人提供幫助,如果你愿意伸出援手,請撥打本報熱線886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