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之源》全書約40萬字,圖片300余張,共分“滏水湯湯探源泉、源遠流長文脈深、滏水潤澤百業興、滏岸風情憶鄉愁、全域治理清如許、詩詞歌頌頌滏源”六大篇章?!朵嬷础酚涗浟虽骊柡釉搭^的前世和今生,探析了滏河源頭水文地理的歷史變遷,賡續了滏陽河兩岸厚重的文脈和鄉愁,順應了邯鄲市委、市政府把滏陽河沿岸打造成“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繽紛旅游帶和高質量發展帶”的目標要求,見證了峰峰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艱難探索和拼搏奮斗歷程,為實現區委、區政府確立的“541”發展目標了文化支撐,對推動“文化旅游和鄉村振興年活動”的深入開展,必將發揮存史資政、文化賦能的重要作用。
在《滏之源》編撰工作中,宣傳、區志、水利、環保、工業、農業、文旅、城管、園林和各鄉鎮等諸多領域與部門大力支持和配合,積極相關資料和撰寫稿件,為《滏之源》了大量基礎素材?!朵嬷础肪幾ぷ鬟€得到區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認同。一些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和專家學者熱心參與,對編撰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親自到野外考察,反復探究論證,珍貴歷史圖片和攝影作品,認真撰寫和審校了多篇兼具史實性和文學性的高質量稿件。一些在外地工作和居住的峰峰人也寄來稿件,表達了對故鄉峰峰和滏陽河的深深眷戀和熱愛之情。一些區直部門和鄉鎮領導同志也在工作之余撰寫文稿,豐富了稿件來源。正是有諸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撰稿審校,大大提升了《滏之源》內容的史實性、可讀性和原創性。同時在編撰過程中,編輯人員不唯書、只唯實,結合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一些資料中的錯訛與遺漏,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思路,進一步提升了本書的文史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