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
您好 ,歡迎您來到邯鄲之窗! 
?資訊 文化 科技 體育 娛樂 旅游 原創 財經 美食 分類 人才招聘 汽車 財經 建材家居 房產 返回首頁

河北涉縣:“將軍渠”流淌奮進歌

來源:河北日報編輯:保存2021-03-23 18:24:03
分享:

  “將軍渠”流淌奮進歌

  ——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尋訪

  巍巍太行,群山連綿,春風吹拂下,已泛出絲絲綠意。

  3月15日,記者從青蘭高速涉縣口下道,穿過氣勢恢宏的“將門”,紅色氣息撲面而來:“129”數字樣式的路燈,反映八路軍一二九師將士奮勇殺敵的“響堂鋪伏擊戰”等大型紅色浮雕……驅車前行,五六分鐘便抵達了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所在地——赤岸村。

  在這個清漳河畔的小山村,狹小簡陋的作戰室里,劉伯承、鄧小平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將士浴血奮戰,不僅書寫了“九千將士進涉縣,30萬大軍出太行”的傳奇,還留下了一個個軍民魚水情深、并肩奮斗的感人故事。

  硝煙散盡,記憶長存。軍民合力修建“將軍渠”,一道開荒種地……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奮斗精神在革命老區薪火相傳。

  位于涉縣赤岸村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通訊員 馮曉廣攝

  “將軍渠”水流不息

  春耕時節,河南店鎮赤岸村村東的農田里,家庭農場主趙恩義正和妻子劉志英忙著給果樹剪枝。果園旁的設施大棚內,引自漳南大渠的汩汩清泉,正灌溉著翠綠的草莓苗。

  “一共流轉了20畝地,主要用于建草莓大棚和果園。”趙恩義說,涉縣缺水,現在村民澆地用的還是“將軍渠”的水。

  這渠水,已流淌了70余載。

  1940年6月,一二九師司令部由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遷駐涉縣。1942至1943年,涉縣接連遭遇嚴重旱災、蝗災,土地大面積減產,再加上日軍的殘酷“掃蕩”,根據地軍民生活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很多人只能以樹皮、草根充饑。

  面對困境,八路軍一二九師、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黨政軍領導機關派出干部調查災情,并發出“不能餓死一個人”的號召。經過勘察,邊區政府決定修建漳南大渠,把漳河水引上太行山,把旱地變成水澆田。

  千百年來,清漳河雖然流經涉縣,但因為缺乏引水渠,當地百姓只能望水興嘆。“當年修渠不僅缺資金、缺技術、缺設備,還要面對日本鬼子的‘掃蕩’,但軍民克服重重困難,硬生生鑿出了一條近30華里的水渠。”站在水渠旁,赤岸村72歲的老黨員張喜廷向記者講述起那段艱難歲月。

  “我父親參加了修渠工程,當時在懸崖絕壁上施工,沒有機器設備,全靠在腰間系上繩子‘打提溜’,一錘一鎬接著敲,還有人在施工中受傷。”打小聽父親講修渠的故事,張喜廷說起來如數家珍。

  一手拿鎬,一手握槍。敵人來了就打,打跑敵人接著修渠。戰爭環境下,軍民勠力同心,劉鄧首長多次到工地上,與戰士們、鄉親們一道抬石壘堰,與技術人員商議解決施工難題。

  “共開鑿山洞4個,劈石崖8處,建渡槽14座。”在八路軍一二九師紀念館,文博館館員楊賽紅指著漳南大渠沙盤介紹說,1944年4月,歷時近兩年,漳南大渠在炮火聲中竣工通水。水渠首起涉縣下溫村,途經王堡、赤岸、莊上等11個村,灌溉農田近4000畝,是抗戰時期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按當時每畝增產200斤計算,每年增產糧食70余萬斤,發揮了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度荒支前的重要作用。

  “水流南山頭,吃飯不發愁。沒有八路軍,這水怎能流?”渠水流淌不息,這首表達老區百姓感念之情的歌謠也傳唱至今,當地百姓深情地把漳南大渠叫做“將軍渠”“幸福渠”。

  1958年,涉縣人民對漳南大渠進行了續建,經胡峪村、石崗村,一直延續到原曲村,全長達到100多華里,灌溉面積達到1萬余畝,但“將軍渠”的名字保留至今,一二九師的豐功偉績始終鐫刻在涉縣百姓心中。

  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內,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通訊員馮曉廣攝

  奮斗精神代代傳

  置身一二九師紀念館,一幅幅泛黃的照片,一件件珍貴的文物,無聲講述著那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而在眾多革命文物中,一把镢頭背后的故事,讓人真切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家與群眾干在一起的奮斗精神。

  1944年春季的一個下午,劉伯承外出散步,看到赤岸村民兵郭躍堂正在地里干活,便大步走過去,問道:“躍堂,干啥活呀?”看到劉師長走近,郭躍堂把镢頭豎在地上,笑著答道:想種些南瓜。劉師長點點頭,又詳細詢問了北方的瓜怎么個種法。郭躍堂剛說罷種植技術要點,劉伯承便把外衣交給警衛員,順手拿過豎在地上的镢柄,說:“我來試試。”挖溝、施肥、種籽,兩人一直忙到快天黑。

  之后,劉師長又找來一些茅草,一邊把粘在镢頭上的泥土擦掉,一邊說:“農具和槍一樣,得常擦,往往銹漬都是在不用的時候生的。”這句話深深刻在了郭躍堂的腦海里,他對這把镢頭格外珍惜,農閑時也要用瓦片打磨一下,一直保存了35年,直到1979年捐贈給紀念館。

  “共產黨為什么能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就是與群眾干在一起,努力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隨行的赤岸村黨支部書記張??f,作為一二九師革命舊址所在地村干部,更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和奮斗精神。目前,村里正結合一二九師紅色旅游景區規劃,謀劃打造步行街,發展高效農業和民宿,帶動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飯”,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從赤岸村出發,沿涉左公路(涉縣至山西左權縣)北行約20公里,是涉縣首個基層黨支部誕生地和第一屆縣委所在地——遼城鄉劉家莊村。紅色主題廣場,首屆涉縣縣委辦公舊址,街道墻壁上太行烽火、軍民抗戰、紡線支前等抗戰主題彩繪……“紅色”成為這個村莊的鮮明底色。

  “俺爺爺就是涉縣的首批黨員,那個年代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秘密工作,不就是為了讓大伙過上好日子嗎?一個人富起來不算本事,能帶領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才叫真本事。”2018年,郭利軍放棄在外地的生意,回到村里成為當家人。在他帶領下,短短3年,劉家莊村集體收入從零增長到60余萬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萬余元。

  “每天都要來工地看看,既要保進度,更要保質量。”3月15日下午,記者見到郭利軍時,他正在村里的藥園花海項目建設現場查看進度,兩腳沾滿泥。

  “村里去年建設了彩虹橋、戲雪園、游船碼頭,俺村成了網紅村。今年還要繼續提升,建設200畝藥園花海、停車場等項目,吸引更多城里人來游玩。”說起村子的發展,42歲的郭利軍信心滿滿。

  劉鄧首長率領一二九師在涉縣戰斗、生活近6年,不僅給涉縣留下了眾多革命遺址,更留下了“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于擔當、勇于勝利”的一二九師精神。如今,這一精神已在這片紅色沃土生根開花。

  綿延42公里的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把景區建設與強村富民相結合,水系景觀、特色小鎮、旅游基礎設施提升等七大項目全面啟動,將打造為紅色研學旅游示范區、太行山綠色產業示范區、特色山水旅游勝地;茅嶺底水庫即將動工,困擾涉縣發展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景觀用水難題將大為緩解;天鐵綜合技改項目實現鋼鐵產業提質增效……

  “一二九師精神是涉縣的寶貴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已融入干部群眾的血脈,激勵我們為群眾的美好生活接續奮斗。”涉縣縣委書記邢晟表示,面對鄉村振興產業基礎不夠牢固、新舊動能轉換不夠快等挑戰,必須迎難而上、苦干實干,就像修“將軍渠”一樣,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為發展蓄足后勁,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河北日報記者 劉劍英)

相關文章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人民路新時代商務大廈10樓 客服熱線:0310-3181999
邯鄲之窗  m.bm-sj.com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在線交流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61號 冀ICP備12015509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