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濟南發往諸城的物流包裹箱,一張丟失的物流單據,竟然牽出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的假幣案。濰城公安分局城關派出所和經偵大隊民警,先后趕赴山東、河北、浙江、上海、河南、福建、遼寧等地,最終抓獲加工、購買、出售、運輸假幣的犯罪嫌疑人24名,搗毀制假窩點6個。
物流單據丟失 無頭包裹內全是“錢”
2015年6月30日,濰城公安分局城關派出所接到舉報,在濰城區309國道西段的一個大型物流園內,工作人員在派送包裹時,發現其中一個包裹上面的物流單據丟失。該包裹被視為無主件物品在物流公司檢視時發現包裹箱內有四袋面額為20元的紙幣。
物流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包裹可能是因為中轉途中發生了意外,導致原本應該貼好的物流單據意外丟失,發生這種特殊情況之后,我們請示了領導,隨后按照公司規定在公開的情況下對包裹進行了檢視。沒想到包裹里面是一個大包,里面有四個小袋子,都是用鋁箔紙包裹著。我們打開其中一個小袋子,卻看見里面整整齊齊碼著一摞錢,全是20元面值的。”
四袋皆為假幣 物流收貨人身份造假
濰城公安分局城關派出所獲得這條線索之后,聯合經偵大隊的民警一起到現場查看發現,包裹里全部都是20元面額的假人民幣,共計11萬余元。而且兩張假幣一組,打印在了一張16厘米*17厘米大小的紙張上面,兩張假幣之間沒有裁開。四袋共計11萬余元。
物流公司在其內網進行了網上招領,濟南章丘分部認領了該包裹并提供了物流信息單據。單據上顯示收件人叫孫超,收件地址在諸城市某村以及聯系電話。得到這一線索后,辦案民警馬上趕赴村中調查走訪,但查無此人,手機號碼也處于停機狀態。
辦案民警懷疑物流收貨人身份造假,便來到諸城物流公司查詢,發現孫超在此處有多次收發貨記錄。通過調取物流公司的監控錄像,得到孫超的體貌特征后,民警在物流園附近又展開了調查。
一人落網牽出26人團伙 網上交易物流運輸
2015年7月1日晚10點,辦案民警在諸城一露天廣場將孫超控制。經核實,孫超原名叫孫某某,1989年出生,日照莒縣人。孫某某到案后,對自己買賣假幣的犯罪事實拒不供述,經過辦案民警的耐心勸說,孫某某最終承認其購買并且銷售假幣的犯罪事實。
據孫某某供述,自從2015年3月份開始,他從網上一個QQ群中,認識了販賣假幣的網友“觀音”。對方稱他那里有20元面額的假幣,可以賣給自己。然后按照“觀音”的說法,對假幣進行了剪裁和造舊,發現很容易可以將假幣花出。于是自己也開始建立QQ群發展下線。孫某某供述,因為物流公司會開箱檢查托運物品,所以前三次他都是發的手機膜。物流公司工作人員多次檢查之后,發現確實都是手機膜,之后的業務就不再開箱檢查。
孫某某從“觀音”手中購買假幣,自己每張加上幾毛錢再賣給下家。自己與上線“觀音”和下線未曾謀面,僅通過網上聯系,再由支付寶匯款,通過物流運輸假幣,下線就涉及山東、河北、江蘇、浙江、云南、安徽等多個省市。
2015年7月12日,辦案民警在河北衡水一出租屋內將正在進行交易的“觀音”時某某抓獲,并現場查獲假幣面值429680元。在濟南章丘一物流園中,查獲尚未來得及帶走的假幣46萬余元。由于假幣的銷售范圍遍布全國,濰城公安分局民警先后奔赴在山東、河北、浙江、上海、河南、福建、遼寧等全國各地實施抓捕。
濰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告訴記者,每張假幣要根據是否裁減、燙金和做舊來進行定價。所謂做舊,就是將紙幣浸泡在醬油兌的水中,在拿出來晾干后在用木條搓舊,假幣經過這樣做舊后真假難辨,而一般市民在交易過程中對小面額紙幣的真假不太在意,正是抓住了人們的這一心態,有的嫌疑人在一天內竟可以花掉幾千元的假幣。
1月6日,記者從濰城公安分局獲悉,該起假幣案涉案假幣數量為濰坊市歷年來查獲假幣案件之首,警方現場查獲假幣100余萬元,查獲燙金機、封膜機、裁剪機等制假工具一宗,現已查明涉案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目前,涉案24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還有2人被列為網上逃犯,該案還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