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蘇的南大門,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與浙江省桐鄉市烏鎮僅一河之隔,鎮區相距不到10公里。不過,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采訪中發現,3個水泥墩將分屬江浙的桃源和烏鎮隔離起來,使得桃源鎮近1000家企業,每年因繞路增加的物流成本達到6000萬元,成為兩地經濟和社會融合發展的“攔路虎”。
位于京杭大運河上的太師橋,地處桃源鎮前窯村最南端,也是江浙兩省的“界橋”。出太師橋,小轎車5分鐘就能開到烏鎮。2012年9月,桐鄉市為防止重載車輛對路面和橋面的破壞,對太師橋采取限寬限高措施,隔河相望的兩地似乎拉長了距離——大客車、大貨車通不過,公交車也無法通行,甚至連依維柯這樣的中小型客車也無法通行。記者在現場看到,吳江的7213路公交車只能在此掉頭。當地乘客反映,碰到陰雨天走到河對岸要10多分鐘,實在不方便。
在太師橋北端,排列著3個厚實的水泥墩,把原本寬闊的路面堵成兩個小口。兩個水泥墩之間的距離只有2.1米,小轎車和小貨車勉強能通過。這一限制,除了讓兩地居民來往不便,更讓兩地企業的物流成本大大提高。離太師橋百米處的蘇州桃花源機械有限公司,是當地距離烏鎮最近的企業。“如果我們要用大貨車運送貨物到烏鎮,只能繞路到盛澤,再開到嘉興,一圈下來多繞近百公里,花上一兩個小時。”該公司負責人屠春宇說。
除了太師橋,桃源鎮另外4個出省的主要路口,也被設置了限寬限高的“墩墩”和“杠杠”。據桃源鎮經濟服務中心調查,全鎮近1000家企業,每年因繞路增加的物流成本達到6000萬元之多。
“烏鎮是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和旅游名鎮,我們桃源很想分享它的溢出效應,發展互聯網經濟,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桃源鎮黨委書記石榮表示,烏鎮現在發展勢頭這么好,桃源已經做好了對接的準備,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但這些“墩墩”“杠杠”的物理隔離,使兩地無法順利實現“無縫對接”。
據悉,京杭大運河正在升級改造,太師橋及相關道路的通行條件可望得到改善。桃源人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去除 “墩墩”“杠杠”,讓烏鎮的旅游大巴不必繞行就能直接開進桃源,桃源的大貨車也能直接開到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