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膨脹10年后,燕郊種種公共資源的匱乏開始逐漸顯現。教育,便是眼下最為迫切的問題。
每年新增2000多小學適齡人口和1000多初中適齡人口,僅2015年,整個燕郊的凈增學生人數便超過6000人。
和這些適齡“燕漂二代”迅猛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燕郊義務教育資源的發展滯后。據河北省教育廳給出的數據,整個燕郊只有17所小學,6所初中。
學校超負荷運轉,班級超額現象嚴重、教室緊缺矛盾尖銳、教師數量嚴重缺乏等問題,纏繞在當地學生、家長、老師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頭上,剪不斷,理還亂。
1位體育老師要帶675名學生,多門課程都沒法開
“燕漂二代”激增,最直接的結果是教師數量嚴重匱乏。
按照教育部2001年下發的《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通知》,城市初中的師生比不應低于1:13.5;城市小學的則不低于1:19。
燕郊匯福實驗學校副校長李強說,“如果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課時數和師生比,目前我們學校教師缺編達到110個。按照編制,每個科目都缺老師。”其中,語文老師最缺乏,“初中缺了3個語文老師,已經由三個副校長臨時兼任。小學缺20名語文老師,則讓其他科目老師兼任”。
而匯福實驗學校只有8個體育老師,其中3個為外聘老師,這意味著平均每個體育老師要帶近9個班級,共675名學生。
六年級學生已經有兩周沒上過體育課了,即使是上體育課,也都只是做些簡單、輕松的運動。因為一個班級70多個人,一個老師根本保護不過來。
“思想品德課、勞技課、綜合實踐課、校本課程等4門課程都沒法開。音樂、體育、美術等基本上要縮減課時量。”作為主管教務的副校長,李強擺一擺手,顯得頗為無奈。
在燕郊,師資匱乏幾乎是擺在所有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面前的難題。
張嵐的兒子在三河市第六小學就讀,他的班級也是70幾號人。“兒子抱怨,學校的椅子只有那么一點點,還沒有靠背。”有一回張嵐參加家長會,看到兒子的小方凳,“那縫隙小的,連腿邁進去都難”。
包括燕郊開發區實驗小學、三河市第七小學、燕郊中心小學、馮家府小學的學生和家長都向《工人日報》記者反映,燕郊學校數量少、班級容量超額、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
學校普遍“喊渴”,受編制所限無法引進更多教師
三河市教育局在給《工人日報》的書面回復中也說,自2006年以來,受編制指標限制,三河市教師數量沒有得到有效補充,師生比例拉大,教師嚴重不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教師缺口在800人以上”。
三河市教育局還稱,“燕郊高新區大多數學校均處于超負荷狀態,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現有教師負擔過重,一些學校只能采取聘用臨時教師的辦法滿足課程開設需要。”
針對燕郊師資力量不足的現象,三河市教育局認為,一是學生人數機械增長過快,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都難以跟上學生增長的速度。二是受學校編制限制,無法引進更多教師。加上每年的退休教師和大病教師,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數量呈現負增長。三是雖然三河市部分學校外聘臨時教師,但受待遇不高、專業學科(中文、化學、物理、音體美等專業)優秀畢業生少等因素影響,個別學校聘請不到適合教師,故存在短期內學科教師缺少的狀況。
李強說,正式的教師工資都是由政府直接財政支付的,而每年的政府財政預算里撥給教育的經費是一定的,因此,一個地方的教師編制名額也相對固定,“現在各個學校都缺老師。”
而要外聘臨時教師,李強介紹,目前財政撥款給每個外聘老師只有1500元,而且沒有五險一金,沒有課時費,寒暑假沒有工資,“能來的老師,都是真的熱愛教師職業,都帶點半公益性質的”。
土地創造了60%以上的財政收入,卻找不到地方擴建學校
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北京市政治行政中心東移通州、重要交通渠道接駁三河、北京推行嚴格入學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過去8年來,燕郊如瘋草般生長:三倍的房價,三倍的GDP,五倍的人口。
萬人小區林立,百萬平方米量級的商業廣場矗立。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燕郊已有大大小小120多個樓盤。在高密度樓盤和新興商業圈的迅速擴張中,燕郊的財政收入從1992年的5000萬元增至2014年的78.6億元。按照三河市委書記張金波的說法,自1992年建區以來,這個小鎮在三河市1/12的土地上創造了60%以上的財政收入。
伴隨“燕郊式成長”的,是各類公共問題相繼浮出水面??缡∩习嚯y,跨省就醫難,治安管理難,甚至水電供暖和垃圾堆放都成為困擾幾十萬居民的問題。
以供水為例,燕郊有水廠兩座,日供水能力7.2萬噸,但是高峰時的用水量已突破9.5萬噸。一位燕郊網友調侃自己的生活是“飲水機水刷牙,去單位洗臉,在家還不能洗澡。”奔著燕郊便宜房價而來的張嵐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否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而教育資源的匱乏只是燕郊種種問題中的一個。這背后,既有房地產開發商將人拉來,卻沒提供相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問題,更重要的原因是,燕郊近十年來房地產一家獨大,“畸形式發展”,在城鎮化和迅速增長的財政收入背后,卻忽略了對公共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投入。
“這不是學校的問題,也不是老師的問題,更不是家長的問題。”趙燕認為,甚至連政府事先都沒有料到。
可是,地方政府在推動燕郊城鎮化發展和承載北京轉移人口過程中,缺乏事先的規劃也是不爭事實。僅以燕順路為例,這條取名“通順”之意的馬路兩旁,鱗次櫛比、密密麻麻地矗立著數十座樓盤。而這些樓盤之間幾乎沒留下空地出來,以供其他基礎設施的興建。“即使要建小學,你都找不到地方。”趙燕說。
而在燕順路以西,只有一所匯福實驗學校。匯福實驗學校要承接附近14所居民區2.6萬戶居民孩子的上學問題。“2015年,光一年級就有1200人報名,可是我們學校最多只能收700多人。”因為劃片招生,匯福實驗學校不能拒收業主的子女,李強說,“整個燕郊都存在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我們學校的矛盾只是更突出而已。”
但李強需要擔憂的還遠不如此。3年之后,當人數最多的一批小學生要升初中,而現有教室遠不能容納這些孩子,“那時,他們的教室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