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的降溫晚些,或綠或橙的柳葉還掛在垂柳枝條上,顯得旁邊的落羽杉更加紅艷。趁著中午天氣暖和,村里的群眾圍著湖散步遛彎,并不時駐足拍下身邊的美景。
這是田寨村橋仙湖的日常。
橋仙湖曾是村里的一個廢棄坑塘,垃圾和雜草幾乎占了全部。在全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田寨村因地制宜,將坑塘清理、蓄水、綠化、美化,便有了這個曲橋流水垂柳依依的橋仙湖。垃圾坑塘蛻變為生態小游園,環境改善了,群眾喜歡了。
這是肥鄉區和美鄉村建設中,坑塘治理的一個縮影。
為持續提升全域人居環境,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肥鄉區統一為村子里的坑塘配發“身份證”,推行“坑長制”,就地改造、精準提升,深入開展坑塘治理行動,著力實現265個村的1180個坑塘“見底、見綠、見水”,擦亮人居環境底色。
實行一坑一“證”,打破坑塘管理“破窗效應”
從面到點摸排建檔。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各鎮對遍布265個村的1180個坑塘全面調查,以村為單位,逐一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形成區級管理臺賬,實行統一管理、專項治理。
納入規劃“掛圖”治理。田寨村村干部牛懷生指著橋仙湖旁邊的簡易地圖告訴記者,這是他們按照區里和鎮里的統一要求繪制的,地圖上全面登統著村里坑塘位置、面積、大致形狀等重要信息,并認真分析坑塘的歷史成因、用地性質和現狀,結合土地管理要求,確定坑塘的治理方向、性質用途和治理舉措,為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建設和打造提升奠定基礎。
配“身份證”編號管理。“‘8’是西呂營鎮在全區9個鎮里的編碼,‘10’是田寨村在全鎮的編號,‘01’表示這是村里的第一個坑塘......”區農業農村局主管負責同志趙運枝介紹說,按照“鎮+村+坑塘”數字編碼,全區為每個坑塘配發固定的“身份證號”,在每個坑塘邊顯著位置張貼固定標識牌,標明坑塘編號、責任人、舉報電話、環境衛生宣傳標語等信息,增強了群眾環保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亂扔垃圾、亂倒污水情況明顯減少。
實行一坑一“長”,形成群策群治工作格局
為每個坑塘配備一名“坑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兩委”干部擔任,建立“坑長”領銜的聯防聯控聯治機制。
“坑長+志愿者”聯防。組建由村干部、五保戶、低保戶、坑塘周邊群眾或熱心群眾在內的志愿者隊伍,由“坑長”負責,不定期巡查,利用“垃圾隨手拍”小程序,發現問題立即上報、限時整改。
田寨村村民豆瑞英像往常一樣,將自家打包好的垃圾袋投放到門前的垃圾桶內,由保潔員定時倒掉拉走。“現在家家門前都有垃圾桶,大家都養成習慣了,有垃圾裝進塑料袋扔到垃圾桶里,大街上都沒有垃圾,環境越來越好了。” 豆瑞英告訴記者 。
“坑長+保潔員”聯控。每村都由專業環衛公司負責,每100戶選聘1名保潔員,形成“鎮村管人、公司管垃圾”治理局面。“坑長”發現坑塘垃圾問題后,直接協調保潔公司、保潔員進行清理維護,保潔員工作成效與工資直接掛鉤,強化了垃圾“日產日清”。
“坑長+鎮干部”聯治。結合網格化管理機制,“坑長”定期向鎮、村反映存在的問題,倒查原因,針對傾倒垃圾、污水、糞污等問題,通過規范環衛公司管理、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完善改廁后續服務等措施,有針對性地切斷坑塘污染源。
“坑長+數字化”防控。為坑塘安裝攝像頭,語音警示群眾亂倒垃圾等不良行為,并通過數字鄉村云平臺直連“坑長”,實現坑塘管理智能化。
實行一坑一“策”,推動坑塘資源充分利用
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閆景瑞告訴記者:“全區堅持因地制宜、因坑施策,對坑塘進行分類打造,主要有植樹造林型、建園休閑型、引水造景型、防澇澆灌型等。”
植樹造林型。對空間小的坑塘,大規模植樹增綠,實現綠色成蔭,美化環境。
建園休閑型。對分布在和美鄉村、片區中的坑塘,平整土地,栽植樹木花卉,建設涼亭,配備健身器材,兒童游樂設施,打造小游園、小花園180余個。
“這里以前是個堆滿垃圾的土坑,很臟,還臭。現在變成了小游園,我經常跟朋友一起去散步,真好。”這是肥鄉很多村莊群眾掛在嘴邊的話。
引水造景型。對在肥鄉全域旅游“一軸三帶”內重點村落的坑塘,結合村莊特色、地域風貌進行高標規劃建設,先后打造了南趙親水平臺、田寨橋仙湖等11個鄉村旅游景點。
防澇澆灌型。對全區720余個承擔防洪功能的坑塘,全面清理清運垃圾、雜物和淤泥,坑邊景觀綠化,坑內栽植耐澇樹種,實現蓄水、防澇、美觀、增收多重效果。
肥鄉區
以創新的思路和舉措
持續加強坑塘治理
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不斷提升村莊環境
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文編 | 田梓藝
圖片 | 宋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