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2月25日刊發奧地利前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的文章《向中國學習》稱,作為起塑造作用的大國,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中國人思考得更長遠,更有戰略性。歐洲可以在這方面向中國學習。
u 歐盟的自由合作項目對東盟、南方共同市場和非洲來說依然是榜樣。但歐盟內有些人只看到強大的官僚機構、搖搖欲墜的歐元區和內部的不平等。對中國的評價也同樣充滿矛盾:一些人認為,中國是擁有精英發展模式的經濟奇跡之國;批評者則認為,中國是壓制性的專制國家,其經濟崛起和權力維護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生態代價。
在鄰國政策方面:中國有14個陸上鄰國,歐盟有22個鄰國。歐盟一直想讓周邊鄰國成為“朋友圈”,但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從烏克蘭東部經中東延伸至馬格里布地區的“火環”。
今天,歐盟擁有全球7%的人口和五分之一的世界經濟總量,社會福利支出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一些人批評說,這太多了。中國一再指出西方資本主義的缺陷,但也不得不自問,難道不是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才導致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嗎?只有當廣大民眾也從增長中受益,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才能避免。
文章稱,鞏固經濟增長需要依靠創新、創造力、教育并利用數字機遇。然而,內部矛盾是顯而易見的:歐洲還沒有實現單一數字市場,創業公司處境艱難,缺乏冒險精神、創業友好氛圍和改革意愿。中國則擁有互聯網巨頭華為、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
無可爭議的是,作為起塑造作用的大國,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世界也應該承認這一點,因為在確保和平、應對氣候變化和反恐方面急需可信的伙伴。中國人思考得更長遠,更有戰略性。歐洲可以在這方面向中國學習。西方主導的舊秩序可能已經受到侵蝕。但中國和歐洲更不希望看到世界陷入新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