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擁堵和污染指數動態調整收費標準
“實 際上,各國的種種收費模式,北京都有討論過。”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北京可能也會采取劃圈或者分段收費的方式,市中心的環線、高峰期進城重要交通通道,都有 可能收費。收費標準或將根據實際交通流狀況和污染情況,按照檢測的擁堵指數和污染指數,用一個動態的模型來調整收費金額。收取交通擁堵費的目的是調節交通 流量,減少擁堵,如果某一天既不擁堵,霧霾也不嚴重,肯定就不會再收費了。
北京工業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副院長陳艷艷表示,用價格杠桿來 調控車輛肯定是大勢所趨,但具體怎么執行要有嚴格的評估。首先,某個區域收取擁堵費后,影響多少人出行,這些人有沒有其他的出行方式,這個區域的公共交通 服務水平能不能支撐起轉移過來的人流量,這方面要有測算;其次,某個區域收費之后,大量車輛可能繞到其他區域,比如在二環收費,大家可能繞到三環,但三環 目前也很擁擠,這種情況下,分流轉移過來的車輛就可能加劇交通擁堵和污染,這個問題也必須考慮進去。
不少民眾擔憂,一旦開始征收交通擁堵費將不可避免有所“誤傷”,比如收費路段范圍內居民出行問題,城市發展必須的公務車輛和物流配送車輛進出問題。
對 此,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教授過秀成表示,政府可以給住在收費路段里的居民發放“用車證”,這些居民每年可以免費一定次數通過收費關口,而一些醫務、警衛等城 市基本保障車輛可以發放“通行證”,免費通過關口。但他同時提醒,一旦設定了這樣的“口子”,就必須嚴格監管,杜絕交通腐敗。“比如,住在收費區域內的居 民發放用車證的數量要有所限制,不能一戶有十輛車全都免費通行,此外,這些擁有用車證和通行證的人的信息必須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但也 有行政專家認為,不應該設立太多的減免措施,居住在核心區、擁堵區的民眾應該承擔比較高的出行和生活成本。全世界都是越往市中心越擁堵,資源越緊張,生活 成本越高,北京因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許多住在二環三環里的民眾不是富有人群,但隨著城市發展,按照國際大城市經驗,這些人群將逐步從二環三環里搬出來。
政策效果恐邊際效應遞減
收 取擁堵費能否達到治堵的效果,是各界非常關心的問題。根據倫敦交通局的數據,2002年至2006年,倫敦中心區交通車輛減少21%,每天出現在倫敦街頭 的汽車數量比征收費用前減少70000輛。倫敦市區行駛車速也明顯提高。但也有媒體曝出2005年至2006年間,倫敦交通擁堵狀況曾有反彈,擁堵收費區 的擴展導致周邊地區交通狀況變差。
對此,陳艷艷表示,任何一種措施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可能剛開始效果比較明顯,但如果沒有配套措施,或者 價格沒有及時調整,大家在經歷一個適應期后,這種邊際效應會遞減。“北京這種情況可能更為突出,一方面因為需求是剛需,許多高峰時段進入收費區的都是通勤 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價格杠桿來調整,無非是讓大家選擇其他的交通方式,但前提是其他交通方式要足夠便利,而現在我們許多區域的公交系統還不是非常便捷, 高峰時段地鐵又非常擁擠。”
而收費標準的制定也是一個難題。“收費額度太低了沒有效果,太高了又必須考慮人們的可接受性,畢竟現在公共交 通還沒有達到比較好的水平,如果沒有其他便捷的出行方式選擇,一味地增加收費,只會造成大家出行成本增加,生活壓力更大,但擁堵路段的車輛并沒有減少。” 陳艷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交通委強調2016年只是啟動研究,并未明確何時開始征收擁堵費。“交通擁堵費政策的推出要具備天時地利 人和,比如香港研究擁堵費很多年,但一直沒有實施,準備要實施時正好遇到了經濟危機。畢竟一收費,大家出行成本增加,去該區域購物消費的意愿就會降低,必 將影響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力,經濟危機時民眾反抗的聲音肯定會比較大。”陳艷艷表示,北京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如果最近幾天霧霾比較嚴重,大家的可接受程度就 比較高,而一旦天氣持續的不錯,大家就覺得交錢很難受,反對的聲音會比較大,政府的決心也會受到民意的影響。